四旬期之旅,就像基督徒一生的朝圣之旅一样,至今仍受到复活之光的照耀,而复活之光启发了基督门徒的思想、态度和决定。耶稣所宣讲的斋戒、祈祷和施舍(参阅:玛六1~18),是我们悔改的条件和表达方式。
这种奉献,既是感恩,也是祈福,感恩天主赐给了孩子生命,他一生都属于天主,是圣的;祈祷天主在每天的日子里保佑降幅孩子。
有的人却经过一生的奔波,到了耄耋之年,依然内心不满足,没有找到天主!有的人听到主耶稣的福音后,立即从内心喜乐地接受了,跟随祂开始了新生活,瞩目永生的天堂。
可惜三年后我调离到海游,不在那边了,直到她去世,我们也没有再见过面,这是我一生的遗憾。照看老人我一直没有间断过,现在我也退休了。我在家种菜,把种的蔬菜分给需要的人。
当他们去村子里或城市里福传的时候,如果当地人都是信仰佛教和其他民间宗教的,他们会对当地人说:“你们现在所信仰的那位神已成为一个人,这个人早已降生在耶路撒冷,在以色列道成肉身了,祂就是救世主,一生为了拯救人
她把一生奉献给加尔各答最贫困、最被遗弃的人。在她眼中,每一个垂死的人、每一个麻风病人、病人、每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都是基督的化身。她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耶稣,并以最温柔、最卑微的爱去服侍他们。
基督徒的人生就是传爱的一生。有些人可能由于有限或者成见而不了解基督徒的信仰,然而,每一个人都渴望被关爱、被陪伴、被尊重。
2、尽责就是福传今天的第二篇读经,保禄在他人生的终点之前,回忆过去的一生,自豪而充满希望地宣告:“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弟后4:6-8,16-18)。
圣方济各沙勿略,这位伟大的耶稣会传教士,他的一生都在远方宣讲福音,足迹遍布亚洲各地,忙碌于建立教会、施行圣事。他的行动力惊人,常年在海上漂泊,忍受艰苦。
在我们一生的经历中,一定有很多“恩人”帮助过我们,然而,从信仰的角度,其实,所有的“恩人”,都是“复活的主耶稣”来帮助我们、照顾我们、引导我们走出低谷,看到希望,继续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