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二恭读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1:24-281「弟兄们:现在我为你们受苦,仍然觉得高兴,」历史背景:圣保禄在写哥罗森书时可能正在罗马坐监(约主后61年),他虽身处患难之中,却仍为外邦信徒写信,表达他的喜乐
,复活的主亲自显现给他,使他由一个迫害教会的人一变而成为福音的传播者,此一事实在宗徒大事录中记载过三次(宗9:1—30,22:3—21,26:9—20),在他自己的书信中也多次提到
她读了很长的一篇,我便开始翻阅朱奶奶沙发上的“信德”,她念完了,又要念另一篇,我说:这位大姐你们先讨论分享刚才的话题,我看一下你的书。
如果一位无神论者对你说他不信天主,即使你把图书馆里有关天主存在的书都读给他听,也证明天主存在,他不会有信德。但是如果你在这位无神论者面前作出言行一致的信仰生活见证,那么他心里就开始起变化了。
当时,这位总管正在阅读《依撒意亚先知书》,却无法参悟章节中的道理;斐理伯宗徒尊重这位总管的灵性感受,小心翼翼地展开对话。 教宗指出,「少了对话便无法福传,因为你必须从福传对象的现况出发。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厄弗所书》,圣保禄喜悦地赞颂天主。这是赞颂的祈祷,我们不太习惯这种祈祷:赞美天主是白白的奉献,是进入极大的喜悦之中。
德肋撒姆姆的日志与书信中,更是如此恳切请求她的神长、姐妹们为她献上祈祷。
当天弥撒的读经一取自《希伯来书》,其首句的思想贯穿了教宗方济各的整篇弥撒讲道。圣经作者邀请众人回忆先前的时日,大家领受基督之光的时日。
当天的弥撒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描述以色列子民埋怨上主没有垂顾他们的斋戒。教宗从这一点展开他的弥撒讲道,强调务必分辨表面工夫和实际作为。
我们一起读读那张书签上的箴言:事情不如意,你要快乐。人家把你放在末位,你要快乐……她笑了。正如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中所言:当你认知和感受天主的临在时,你的心是喜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