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从牧灵方面看,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和后来的教会训导文献都明显指出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教导未来的司铎认识教会的真正共融,因为在基督信徒团体中,任何职务和神恩都应该为教会的圆满共融服务。
教宗以此来向我们指出基督信徒的生活、天主教徒的生活是走成圣、跟随耶稣的道路,就如耶稣基督出外传教的门徒们一样。问:教宗访问巴西,他要看到一个怎样的教会?
1907年,他同几位单身的年轻平信徒开始推动促进要理使徒的基督信仰教义团体的工作。1916年加入加尔莫罗第三会,1957年提议为玫瑰经增添5个“光明奥迹”。他创立的团体也在澳大利亚和其它地方蓬勃发展。
教宗说:“每个信徒所冒的风险是奉行的不是真正的宗教热诚,所追求的不是在天主内的内心深处的期待,反而利用天主为我们的渴望和计划服务。”
我期望这一刻信徒和非信徒能有机会聆听圣伯多禄继承人的话语,藉着源自福音的提议,就他们在世界上的所是和所行彼此交流。”(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他为普世教会的贡献于2018年得到认可,教宗方济各任命他为圣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顾问。
以圣若望的基本宣讲作出发点:「我认识了,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的爱」(若壹四16),我提醒说,「成为基督信徒,不是由于一项伦理选择,或者一种崇高的理念,而是遇到一个事件,遇到另一位,一个能赋予生命崭新的视野及决断性方向的事件
后世的人对这些教父之所以重视,除了因为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之外,更因为他们对后代基督信徒的信仰和教会的生活产生过决定性的作用。
平信徒的参与《手谕》引述《教会法典》所强调的平信徒的宝贵贡献,规定教省总主教在进行调查时可按照个案的需要邀请适任人选给予协助,尤其应考虑到平信徒所能提供的合作。
众信徒都是“同道人”,旅程中的同伴,蒙召见证和宣讲天主圣言。根据上述文件的表述,同道偕行或众议精神(Synodality)是“教会的组成幅度,天主子民经由教会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