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网站于1月14日转载了中国日报一篇题为《奇迹:死亡长达122年法国修女尸体完好如初》的文章,文章提及位于法国露德,一位叫圣伯尔纳德的修女已经死了122年之久,并被埋葬。
他用贫苦的方法,维持生活;他不怕被鞭打、棒击、石砸,不怕渡海及沙漠的危险,不怕犹太人及外教人的威胁,更不怕死亡和流血。以他卓越的勇敢和信心、真不愧为伟大的外邦使徒。
一切都必须以宗教自由、良心自由、人从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为止的生命权利、每个人参与政治与社会和经济整体权利、每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促进本国人民福祉与世界和平的权利为归依”。
只有我们自己的良心能诚诚实实的对这个问题提出答案,并在生活上予以回应,才慢慢可以像斯蒂文森祈祷的那样:不问人生变化有多少,甚至面临死亡,天父能保守我们忠于自己,忠于我们所爱的人,忠于上主。
从天主这一面想,过去的时光里,可以说是天主恩宠我们,保护了我们的肉身没有死亡。某日有了危险时,我们或知道,或不知道,天主都为我们免了危险,没有使我们丧亡。天主赏赐了我们日用食粮,总没有缺乏。
这几日内罗毕全城高度戒备,2013年的购物中心恐怖袭击事件和今年四月伊斯兰恐怖组织青年党(al-Shabaab)在肯尼亚加里萨大学造成150人死亡的惨案,依然使人心有余悸。
三层同心楕圆往外伸延,一环比一环光亮,指出基督携带着人性,走出罪恶与死亡的黑夜。中央的深沉颜色指出:乐于寛恕一切的天父,他的慈爱实在是深不可测。
若翰就是以这样方式预备了耶稣的道路;而耶稣的死亡也类似,处於痛苦与孤独之中,没有门徒们的陪伴。教宗最後说:今天,阅读《马尔谷福音》第六章对我们有益。
祂的生命与死亡邀请我们省思万物的最後终向,思索什麽才是幸福生活。答案仍然是耶稣。耶稣问我最大的渴望是什麽,祂首先不要求我们放弃或做刻苦,不要求我们牺牲自己,尽超出我们能力所及的义务。
教宗说:天主从未愿意罪人死亡,却总是希望他悔改而得以生活。主日福音记载经师和法利塞人把一个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带到耶稣跟前。教宗表示,他觉得这段福音很美,很喜欢诵读,并且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