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这个机会上发表了一篇讲话,强调基督徒不可对受苦的人抱持与己无关的缄默态度,却应心生怜悯,慈悲对待他们。教宗的默想以耶稣的我渴为中心思想。
在战争中,其实人人都是输家,连战胜者也不例外」。为此,各宗教信徒祈求天主赐予世界和平之恩。这份呼吁写道:「我们承认必须持续祈求和平之恩,因为祈祷能保护世界,光照世界。和平正是天主的名字。
现代汉语解释,死亡就是失去生命,生命终止;不继续生存;无法存在、不存在。死亡,自古以来始终以它独特的神秘性引人深思。死亡的困扰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死亡时,我们经常感到无法克服的恐惧。
不,这里没有乐观主义的空间:我们要抱持希望,而非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是「一种暂时管用的态度,却没有实质内涵」。「今天我们需要重建的希望,这要靠『双手』来完成」。「双手」这个关键词打动教宗的心灵。
对天主,我们就是要听命如瞽,理解的去执行,不理解的也要去听从,不要问为什么,在天主那里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是天主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是天主要我们做的,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教宗表明,修生们应具备分辨能力,不躲在僵硬规则或理想化的自由背後;同时应远离不得不做的思维,从而发现天主对我们的伟大梦想。
同时,我要求我们城市和我们团体内的穷人不失去那烙印在他们生命中福音的贫穷精神。
我们应恳求这3位总领天使帮助我们对抗魔鬼的诱惑,带给我们救恩的喜讯,引领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走上歧途。教宗指出:可以这麽说,我们是圣召上的‘兄弟’。
他们为那些企图消灭基督信仰的人祈祷,大声高呼:‘我们不害怕’。
耶稣的门徒们蒙召是为了投身於服务,而不是以任何的形式去压制别人。教宗具体地吁请大家不可傲慢,反该谦虚待人,因爲那是跟随耶稣的基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