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有幸随同呼和浩特市总堂王挨和神父前往一个偏远乡村,为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出殡。老人一生虔诚,临终时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安息于天主的圣殿——教堂。
法国路德(lourdes)的圣伯尔纳德修女在122年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并被埋葬了,然而她的身体至今依然被保存的完好。如果你有幸到法国路德的话,就可以在那个教堂瞻仰到她的身体。
教宗列举了今日各式各样的孤儿境况,勉励我们接受圣神的引导,把他人视为我们的弟兄姐妹,即同一天父的子女。
因此,他「强调神父与基督的关系,作为他与天主子民关系的基础的重要性」。该位枢机的呼吁迦色丁教会,必须广泛更新,该教会经历了伊拉克近代历史上的挑战和暴力。
对虔诚的基督徒而言,《圣经》中的故事是立身处世的标准,更是不可违逆的圭臬,就连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时都必须把一只手放在《圣经》之上,以象征其誓约之神圣。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有关基督徒的讨论。有很多我的同龄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是现代的科学教育,具有科学和理性的现代观念。对神的观念,对基督徒的精神很不理解。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8日圣母诞辰庆日恢复了他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的清晨弥撒。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我们应祈求天主赐予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和睦共处的智慧,因为实现世界大和平必须从小事做起。
无论是过去或现今的生活中,在我们的亲人面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都要诚恳地向对方道歉以表示我们已真心为此而悔改,并且我们表现的比以前更加爱他们。
罪人与慈悲的相遇教宗方济各把耶稣与罪妇的相遇作为慈悲禧年的图像,阐明这图像所表达的不是罪与公义的一次抽象会晤,而是罪妇与救主相遇,正如圣奥斯定所言,是罪人与慈悲的相遇。
老人家是天主台前非常热心的老教友,一年四季每日的晨祷不论刮风下雨几乎从来没有缺席过,高昂浑厚的嗓音领念经文唱诵圣歌,全心全灵地参与每台弥撒,堂里的福传工作、包括公益爱心奉献等活动,他的身影也频频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