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为医治由那看不见的微小病毒导致的疫情”和那“看得见且深重的社会不正义”造成的病态,我们必须“以天主的爱为起点,将边缘地区置于中心,卑微者放在首位”。
教宗解释道,「耶稣先是把自己比拟成葡萄树、把我们比拟成枝条」,然后祂表明「那存留在祂内的,必结出果实」。而这果实就是爱。教宗说:「天主父的这份爱有如一条河川,流经圣子耶稣、穿过祂,抵达祂所创造的我们。
不就是那每个人诞生后首次与世界沟通的形式?那是刚出生的婴孩被放在母亲怀里的感觉,是一种温暖,是爱的延续,是柔情,是护佑。然而,我却向那孩子说:“不行!”
张雅各伯神父的事迹再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主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神贫的人是有福的、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那为了我的缘故而丧失性命的必获得性命……在圣神的感动下大家再次作了信仰的宣誓和隆重的祈祷,祈盼张雅各伯神父在天堂上为我们转祷
你们不要怕那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但更要害怕那能使灵魂和肉身陷于地狱中的。”
在这篇言简意赅的“耶稣宣言的大纲”中,耶稣将自己的传教宣言首次公之于世——耶稣呼喊着说:“信我的,不是信我,而是信那派遣我来的;看见我的,也就是看见那派遣我来的。
人生应该是公平的,有所失必有所得,失去了就永远的失去了,何必为了那过眼云烟般的荣华富贵而叹惜呢,那不过是生命奖赏给你的一种东西,你失去了它也许会得到解脱重压后的一颗轻松心。
唯独在2004年的圣诞节中,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那一切的一切,至今仍记忆犹新,令人难以忘怀。 那年,我还在读高中,所有的学习和生活都在日以继夜的忙碌中进行和度过。
那救以色列人渡过红海的上主,不正是“一面发黑,一面发光的云柱”吗?(出14:29)这红海就是我们的人生和信仰,就是耶稣的十字架———他也在上面经受了天父的舍弃。
弟兄们,你们要效法那因上主的名而讲话的先知们,学习他们受苦忍耐的榜样。 喜乐和忍耐︰这是慈母教会在本主日的弥撒礼仪中给予我们的劝谕,我们实在需要这样的劝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