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一样,耶稣的整段苦难中,“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没有仪容,可使我们恋慕。
在耶稣未出生以前便有先知预言出来了,并有整部的圣经以及代代相传的宗徒们给他作证,耶稣可以预知以后发生的事,他的一生行过很多奇迹,甚至多次使死人复活。
耶稣的诞生、生活、受难、埋葬和复活,不仅在圣经中有详尽的记载,每一个细节都应验了旧约先知的预言。而且在同时代的犹太史和罗马史中都有确凿的旁证,两千年来基督徒的无数见证更是证明了耶稣的真实。
教宗表示,回顾西默盎和亚纳如何珍视先知所预告的希望,“他们没有抱怨事情是如何的不公,而是耐心地寻找在历史的黑暗中闪耀的光明”。
此外,当她接纳耶稣是一位先知时,虽然她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但又为自己朝拜的历史所束缚,无法卸下历史的包袱来接纳信仰的真正皈依。当今的我们与撒玛黎雅妇人何其相似!
在我们舒适的西方世界里,一切都有所淡化,对完美的追求也转化为一种简单的系统发展,不需要奋斗,因为一切看起来都一样,我们有时对先知也就健康的怀旧一下。但破坏性的、有远见的人少之有少。
按理说,我们在领洗时便已分享了耶稣基督先知、君王、司祭的三重职分,便有了传教救人,替主收割庄稼的重任,和神父修女有同样的使命,而我们却往往是费时费力为己却不是为爱主!
这发生在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上,该公会议用我们今天仍在信经中重复的著名话语明确阐述了圣神的天主性:“我相信圣神,祂是主,及赋予生命者,由圣父和圣子共发,他与圣父和圣子同受钦崇同享光荣,他曾借先知们发言
四旬期提供我们一个开始走向自由旅程的时机,“是恩宠的时期”,正如欧瑟亚先知所说的那样,在这个时期,荒野成为初爱之地(参阅欧二16-17)。
但是,事实上,其它的讯息给出了正确的解释:“那些做出灾难性预言的人是假先知。他们说:‘某年某日,将会有灾难’。我常说,如果世界不皈依,灾祸就会来到。因此,我呼吁所有人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