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只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走的困了,累了,才豁然惊觉这个世界上人的命运是多么相似,生活是多么孤单,生命是多么的平淡。
我相信主的训示,人与物是由同一位领袖来指导,世界的命运是由一位至上者来支配。”(见《科学与宗教》第20页)
所以说,责任感的强弱,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关系着个人的命运与前途。对我们主内的人来讲,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就是我们的责任,至于我们对此是积极热情,还是漠然处之,终究是脱离不了,躲避不了的。
气候变化问题要求我们严肃认真地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责任,这不仅关乎我们能给後代子孙留下一个什麽样的世界,也涉及处在被忽略的数百万人的命运。这个向天呼号,每日用力敲我们家门的群体也是我们共同家园的一部分。
那一位求子的女人,似乎得蒙天主除去了她的耻辱,但孩子将来却属于天主,为天主的工程而接受悲惨的命运。而那位本不希望未婚先孕的少女也听命天主,看似面临人生的耻辱,但最后得以做圣子母亲的殊荣。
教宗说:教会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从容忍受折磨与苦难的榜样,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天主手中。天主是忠信的父亲,慈爱的父亲,祂不会遗弃自己的子女。天主绝不遗弃我们!
教宗在讲道中提到人的孤独、梦想,以及男人与女人的命运:二人成为一体。教宗举了一个实例。在一次接见活动中,他问候信众时,询问了一对庆祝结婚60周年的夫妇:你们二人谁最有耐心?
教宗因而把遭受战争和冲突的人民的命运,特别是生活在中东的人,托付於和平之后圣母。实际上,许多无辜者遭受了严峻的考验,无论是基督徒,穆斯林,还是像亚兹迪这样的少数群体,都陷入了暴力和歧视的悲剧。
(玛16:26)他不能忘记这句话,因为正是这句金言,唤醒了这个野心勃勃的青年人;正是这句金言,改变了这个当时年仅22岁的法国巴黎大学学士一生的命运。
如果我们能如此生活,喜悦地服事天主,而且也慷慨地服事弟兄,在复活的日子我们的命运就会与我们天上的母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