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地,“健康的急切不安”会是个关键的推动力,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奥斯定、富高等圣人都是如此。教宗指出,其代价是要下定决心、奋勇向前。这一点人人都做得到,这是我们大家为了走出冷漠状态所付出的代价。
教宗说:“今天的礼仪也提供给我们耶稣所说的既光照人又令人困惑不安的话。当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的时候,有人问他说:‘主啊,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回答说:‘你们竭力由窄门而入吧!
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如果计算的只是事物——根本永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让我们聆听,盛行的是个人主义和嫉妒——嫉妒是一种致死的毒物——使空气变得凝重、生活变得困难,使本应充满喜乐的会面变得更是不安
当我感到不安时,我需要他与我同在;当我心里有烦恼时,我需要他聆听我的倾诉;当我取得成绩满心喜悦时,我需要与他分享那份喜悦。因为有天主在,我不再感到孤独,也有家的感觉,有归属感,也有安全感。
(罗14:17)所以,当下疫病面前,人人自危,恐惧不安,教会要做的就是要替那些恐惧不安中的人们“安心”。心有所安,自然无所畏惧,无畏不生贪婪,无贪婪自然心无所求。
我……我还得上班……放下电话,心悸汗颜,久久不安,为修女们的认真,为这个团体的真切无虚的行动,为自己光说不做有心无为的虚假,为自己对信仰的犹疑和冷漠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了进去,突然被传来的一个声音吓了一跳:哎哎,干什么的?在我说明身份和来意后,那人严肃的神情松弛了下来。我问他可否带我看一看,并介绍一下这座教堂。
他说:主教也必须是个心绪不宁的人,不满足于现世习以为常的事物,而要随着催促他的不安的心,从内心更加接近天主,寻找他的面容,越来越了解他,好能越来越爱他。
我能读懂他母亲内心的痛苦、不安,甚至惊恐。儿子在二十岁突然双腿残疾了,人生的许多梦想一下子飘逝了。母亲不仅爱儿子,她还最大限度地理解着儿子。在儿子要去地坛之前,她默默地帮助儿子,把他扶上轮椅。
在Majorque耶稣会院一位默观专家,他的神恩是只要看人一眼,即可抑平人心中的不安。他曾说:当我深感痛苦时,我把它置于天主与我之间,我祈祷,直到天主将痛苦化为甘甜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