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讲话中勉励眼前的这些传教青年,要怀着挚爱和勇气善尽使命,坚持希望,注视别人的痛苦和悲伤,坚信耶稣临在於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在会晤活动中,几位青年向教宗提出他们的问题,请教宗回答。
再看她的控告者,总算良心没有丧尽,一个个罪恶兮兮的样子,石头一块一块从手中松落下来,人也一个一个离开,只剩下自己和耶稣,和耶稣充满慈悯的声音:“妇人,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让我们以柏拉图的《斐多斯》(Phaedrus)为例。在柏拉图的沉思中,与美相遇是一种有益的情感冲击,它让人远离自己的躯壳,通过引人关注自身之外的事物,点燃人的“热忱”。
法国作为圣教会的长女羞辱了她的慈母教会,她以LGBTQ——变态的性作为武器,将公教的伦理掀翻在地,夸胜她那毫无廉耻的淫荡。其次,这是一次撒旦对基督的叫嚣。
科学至上的观点将人,甚至基督的宇宙中心地位一下子取消,人被说成是历史的偶然产物,闯入不受欢迎的浩瀚辽阔的宇宙中。
教宗解释说,这个问题显示了这些人内心的虚伪。他们不关心真理,只求自己的利益,见风使舵,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去,都是墙头草。他们的心中没有原则,空有其表,可以拿一切做交易,包括内心的自由、信仰、祖国。
我们这些弟兄以值得敬佩的方式见证他们属于基督,令人看到,藉着他们的信德在亚洲正在为第3千年代的教会敞开福传的广泛前景。接着,教宗把话题转入与天主的相遇。
萨拉枢机以卓越非凡来概括教宗方济各的四旬期文告,它引领我们了解贫穷为基督信徒的真正意义。接着,他提醒人要警惕那种将好教会,贫穷和为穷人的教会与宣讲真理的教会对立的观点。
死亡是天主召唤人到他那里的时刻,为此基督徒能感受到圣保禄面对死亡的那份渴望:我渴求解脱而与基督同在一起。
本届公开院会的主题是人的内心:拉丁传统的探索行程。教宗方济各在致词中指出,各种文化和不同宗教传统都论及人的内心主题,当今时代也急需再次提出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