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当今的时代,能够这样以实际行动关心教友,并抽出时间,放下面子和教友们一起在田间劳动的神父太可贵了。同时我也更认同了一句话,行动就是最有效的宣讲。
我们大家都希望新教宗能像教宗本笃十六世那样关心我们的中国教会,并为我们祈祷!彼此代祷!天赐* * *天赐: 主内平安!
婚礼结束午宴开始时,张弟兄坐在我身边,低声对我说:姐姐,不管遇上什么事情,要相信你不是孤单的,我们都很关心你,不要让我们担心。再说了,姐姐那么虔诚,天主会帮助姐姐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还在来中国之前她所从事的工作,也是这些“平常事”,那时,她早已写到“至于我的职务,请你们不必关心我;因为我很快乐,比一位王后还快乐。”她的确有方济的神贫精神。(王会珠)
可是在和某某同学有了联系后,很自然地就关心起他来,很自然地就问起了他的情况。人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连生活都是。好没由来地,总让人徒生一些感慨,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所以为每一个基督徒来说,一定就要记得说话的爱德,也就是:“只说对别人有益的话”,如:爱护的话,关心的话,体贴的话,安慰的话,鼓励的话,赞美的话,建议的话,尊重的话,孝顺的话,礼貌的话,谦虚的话等等,这些都是有意于身心的话
但我们知道他很担心“全球化”会走向“美国化”,而且他很关心地方文化的保存。因此,未来并不确定。以保守派知名的教宗是否会出现大刀阔斧的新举动?如果有,又会是什么?
因此,我们必须常常关心别人,常常爱人,但更要常常心中喜悦!”作者所说的“更要常常心中喜悦”,这是何等真实、何等出自肺腑之言!
现今我们不太容易定义痛苦,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会将痛苦扩大,于是很难走出来,看到别人的需要,或者去关心那些精神和肉体上真正痛苦的兄弟姐妹,更有甚者,无病呻吟,包在自我中心的象牙塔里,将不足道的伤痛,
我认为:不应因慕道期长些,怕失去信者,就加快速度,我们可以常常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用我们的表样去感化他们,那么“含泪播种的,必会含笑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