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表示,“今天的圣咏邀请我们不断寻求上主的面容,‘你们要时常不断追求上主的仪容,你们要寻求上主和祂的德能’(参阅:咏104)。
耶稣把我们当作朋友,把这份爱送给我们;藉着这份爱,祂让我们认识天父,邀请我们参与祂为世界的生命而推动的那项使命。」那么,怎样才能存留在这份爱内呢?
今晚的主持人由灯芯班的诺诺姐妹担任,她首先邀请负责慕道班的任神父做开场讲话;任神父抛出三个问题:你是谁?你要做什么?你到哪里去?以此阐述信仰带给大家的思考。
但这个问题会在美国主教内部造成严重分裂,于是圣座透过教义部长拉达里亚(LuisFranciscoLadaria)枢机的一封信函表达忧虑,同时邀请对话和聆听。
耶稣要么是在船上平息风浪,要么是走近船边,等着我们邀请祂上船(参阅:谷四38、六51)。「重要的是,你们一起定睛凝视耶稣。唯有如此,你们才会找到平安,克服冲突,为你们的许多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教宗邀请在场的信众注视被钉十字架上的主说:“感谢祢,耶稣:祢爱我,总是宽恕我,甚至在连我自己都不能爱自己并不能宽恕自己的时候。”主耶稣在受难时刻活出了最困难的诫命,即:爱仇敌。
她慈母般温柔的目光邀请我们投奔她的圣子基督。她手所持的权杖顶部为十字架,提醒我们为救灵不怕与死而复活的基督一起活出巴斯卦奥迹。她淡红色的长袍象征为人服务、宽恕淩辱的爱德。
同时,我们也开始家庭内的祈祷,睡前一家人坐在一起,邀请耶稣到我们中间,在祈祷的平安中结束一天的生活。总之,周末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遇见主耶稣。
接见活动结束前,教宗也响应联合国世界难民日的呼吁,邀请各国政府保护难民。今天的世界,在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上虽然正处在相对主义的潮流中,但是名符其实的基督信仰在面对各种打击或排挤的时候,仍然屹立不摇。
谈到基督信徒受迫害、他们的困难时,我们都认为针对的是中东国家,不过,世界上许多其它地区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看看在印度、菲律宾和亚洲其它地区发生的事……教宗的世界和平日文告也邀请人们将目光延伸至西方和世俗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