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稣的时代,许多人不承认祂,例如:法学士、司祭长、经师、撒杜塞人、某些法利塞人。不仅如此,他们还迫害耶稣,把祂杀死。我们应该自问:我愿意认识耶稣吗?
我们要时刻牢记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魔鬼正是从口袋进来的。教宗然後谈到贫困的主题,说:今天我们建立了照顾穷人,让穷人吃饱,给予他们指导的新方式,《圣经》中的某些种子也在比古代更有效的体制中开花结果。
法律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信仰却能规范人心。我女朋友是一位天主教徒,很幸运我被邀请参加一次教会组织的亲子活动,内心很是期待,作为教外人,接受这样的新事物、新人群会有什么感受呢?信仰是什么?
那些存在于思想上、话语上、情感上、欲望上的弱点和养成的坏习惯,如果舍不得切断,就是给撒殚留下了控制我们的把柄。想想看,哪次犯罪不是在自己的弱点上摔跤的呢?
教宗从《依撒意亚先知书》中关於苗芽的章节谈起,论及信德生活和为天主的服务。教宗强调,为了培育与呵护你们的圣召种子,你们必须温柔地照看它,就像对待孩子或病人一样。
当天的《玛窦福音》清楚记载了耶稣对法利塞人的斥责。教宗指出,这也是对无益之虚伪的直接指控,这种人不想弄脏双手,这样的诱惑也存在于我们的时代。教宗进而深入到移民问题的核心,提出应对今日挑战应有的态度。
我们都应该学习依撒意亚先知:“主,我在这里,请派遣我!”的豪情。让主耶稣走在前头带领我们,他鼓励我们“你们不要怕!”并允诺:“我将永远给你们在一起,直到世界终结”。
他们「身体力行生命的福音」,有如圣母玛利亚往见表姊依撒伯尔、前去协助她一样。我们必须捍卫的生命,「绝非一个抽象概念」,却始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我的心被吓得怦怦乱跳,一些场景马上进入了我的脑海,比如:人已经冻死了;或者人被摔的满脸是血等等。我恐怖地望着爱人,他却一脸的镇静和真诚,他说:“快帮我找床被子吧!”
【例】:法利塞人的“有外表无实际”(谷7等);门徒争大(谷10);富翁漠视拉匝禄(穷人)的需要(路16);以色列子民对天主的反复无常(民长纪);达味王强占人妻(撒下11)……三、“应”许 主给我们应许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