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引用火的图像向门徒们指明祂的使命目标。耶稣说: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麽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路十二49)这是圣神的火,从我们受洗的那一刻起便在我们内工作。
今天我们关闭的是有形的慈悲门,接受关闭,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天主的爱与慈悲是永远的,也不可能关闭的。
教宗勉励基督徒接受依撒意亚先知的邀请,赶紧起来,做个有希望的人,与天国的来临合作。教宗表明,基督徒失去希望是多麽可悲的事啊!
教宗恳请众人为那些选择了以福音劝谕生活的人祈祷,使他们藉着自己的见证在世界上传播基督的爱。然而,奉献生活目前陷於危机,不但圣召减少,也有许多会士和修女离弃了修道生活。
为此,教宗鼓励众人效法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而非那两个不顾垂死伤患的司祭和肋未人(参阅:路十30-37)。「上主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有提供救援的义务,但他们两人却绕开伤患,没有停下脚步」。
面对自然灾难,中国教会一方面应重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另一方面更应未雨绸缪,提前筹集赈灾资金;日后一旦自然灾难发生,就可用全国神长教友们的名义及时参与赈灾,与国家及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以爱德行动见证福音
今天的基督徒要时时提醒自己,从繁忙的俗务中回归,积极参与教会礼仪和各种活动,接受完整的信仰培育,牢记蒙召的使命——传福音。
(斐3:7-8)我们只有接受耶稣基督的福音,与天主同心,才能成为一个又良善、又忠心的人,只以光荣天主为终极人生目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福音后,司仪请段修士到祭台前来,党主教在讲道中对段修士说:基督给你留下了榜样,愿你照他所做的去做,耶稣基督在门徒中间,曾以仆役的身份出现,执事就是基督的仆役,你要愉快的为天主、为他人服务,但是,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
福音教训说:时候来到,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将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主是神,所以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我们是真正的朝拜天主者,也是真正的司祭。我们以心神来祈祷,以心神来奉献我们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