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洛蒙席提出,心灵也具备社会性质,因此必须注意基督宗教及所有宗教在促进全人类福祉时所扮演的公共角色,同时这些宗教都能完全尊重众人的宗教自由和公民自由。
人仍然需要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其中一个最令人担忧而又最急需我们投入精力的群组是青年人。凯里大主教警告:我们应对自己感到惭愧。我们距离教会的消亡只是一世代之差。如果我们不为青年而付出,未来将会没有人了。
凭心而论,“信德”上的一些文章对我的心灵触动很大,例如,“信德”总212期10版上刊载的那篇题为“信仰的力量”一文,强烈地震撼着我信仰干涸的心。在夜深人静的夜晚,看着这篇文章,我不禁泪流满面。
我们扪心自问,天主,我们常常朝拜您,今天,却发现不认识您,我们与您的距离好遥远,我们欠了您好天主实在是太多,太多……通过避静,唤醒了大家沉睡的心灵,点燃了大家爱主的热情,在我们堂口成立了“亚纳会”。
我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权力、金钱等世俗腐朽的东西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着自己的心灵空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第一年入团,第二年被授予团支部书记,当年被公社团委评为先进团支部。
尊重别人体现了一种豁达和挚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改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也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与升华。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你觉得呢?”这体现出人应有的礼貌风度。
从作品中可使观众进入摄影家的心灵境界,领会到镜头运用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美妙。将江山如此多娇的中国各地名胜、人物以艺术手法介绍,配合澳洲各地名胜的沙龙摄影,混为一体的现代手法,更为一绝。
耶稣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你的眼睛明亮,你的全身就都光明,如果眼睛黑暗,你全身就都黑暗”;有位哲人还说:“与其诅咒四周的黑暗,不如点亮一支蜡烛”;这支蜡烛就是我们心中的光明,我们的善行。
小时候,有一幕情景深印在我幼小的心灵。那是一次随母亲去看望一位有圣德的老人,他患了脑血栓,已不会说话。我们一进门口,就见他坐在炕上,朝我们微微一笑,那么慈祥,那么和善,这是来自天主的平安与喜乐!
人是世界上唯一会笑的受造物,笑搭起了通向天主的桥梁,因为天主不住在忧愁人的心中,所以,心灵纯洁的人,常面带笑容。圣保禄宗徒说:“你们应当在主内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应当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