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感恩的心我们离开教堂后又参观了徐光启墓园,缅怀这位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扬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辈。
我们知道,她热切祈祷,极力劝诫百姓,然後勇敢地离开城市,想方设法接近敌军首领,并成功砍下他的头颅。她在信德与行动上都很勇敢。她始终追寻上主!
周围的山民们,每当听到悠扬悦耳的乐曲,就会情不自禁不约而同地陆续来到刘神父身边,他们久久陶醉于音乐的美好境界里,舍不得离开和蔼可亲的刘神父,刘神父告诉他们说:欢迎主日去教堂参与弥撒,听其言,观其行,信其道
曾听锡林郭勒盟的教友们说起当时杨神父离开他们堂区时的情景:堂院里跪满了黑压压的送行人群,有些老人们甚至抱住神父的腿哭着不愿放手,无论神父如何尝试都走不出深爱着他的包围圈,无奈,一些年轻男教友将神父抬起,
耶稣是个虔诚的犹太信徒,到了三十岁,他离开家乡,招收门徒,周游各地宣讲福音。
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有一种呼召完全是来自天主的威能,让人不得不屈服,耶稣在山园祈祷中也曾哭求天主:我父,若是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玛26:39)。
维雅内神父,爱天主爱到疯狂的程度,他一秒钟都不愿离开救主耶稣。上主啊!如果我知道有一天,我不能在永生中瞻仰你,我就不放开你!正是在长时期的朝拜圣体、守圣时和彻夜祈祷中,他生命的发电机迸发出了无穷力量。
再祈祷半小时后,我给老人穿好寿衣,神父来入殓后,我才离开,这时已是凌晨一点多钟。
第二次召叫和创立仁爱传教女修会这个现实状况使依搦斯修女萌生离开修院,为穷人中最贫穷者服务的想法。德肋撒修女日后回顾当时的情形说,她于1946年9月10日的夜晚感受到第二次召叫。
我知道这个小区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因为所有的孩子都会离开。在村庄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二十多岁的人之间存在「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