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5年又译《司铎典要》在北京出版,专为司铎伦理用的神工书,共分二册;分①论司铎的地位和职务,举行弥撒虔诵日课与施行圣事。②关于超性三德、天主十诫和公教教规。
贫穷包括“没有物质生活来源者”的贫穷、“被社会边缘化者”的贫穷;还有“伦理”、“灵性”和“文化”上的贫穷(9号)。
中国教友的这种尽本分的心态,它可能导致他们把圣事视为恩宠分施的某种机械性过程,似乎只要他们按时出席教会的圣事礼仪,个人得救便无虞了,这种观念的可能结果是,这些教友缺乏一种心灵/灵修的主动准备和自我更新的精神,缺乏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动力
耶稣第一神迹选择婚宴,以至把婚姻确立为教会圣事之一,所谓天作之合不可拆散。今日教会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可谓一脉相承。对每个度家庭生活的我们平信徒来说,家庭教会真是一桩重大责任呢!
2010年,赵神父在北京有一个三天的信仰讲座,田连恩夫妇听说后,立时决定专程去听讲。讲座的第一天上午,田连恩认真听课,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
然而,像“两恶相较取其轻”“硬起他们的心”则涉及到天主教的深层伦理原则。针对黎玉范提出的问题,罗马传信部于1645年9月12日正式回复说,当怀疑这些仪式是否含有迷信成分时,应该禁止这些礼仪。
沧州(献县)教区领洗最多的堂区依然是刚刚去世的金凤志神父生前服务的泊头堂区;而河北北部的张家口和承德两地,因婚姻而领洗是成年人领洗的主因。
在我们生活中,便有许多超越感官、超越证据的相信,比如在婚姻盟誓中说:无论环境顺逆,疾病健康,都应对对方忠贞不渝。未来是看不到的,但由于内心的爱,彼此就相信了,而且是充满希望的信。
从整体来看,走向天国的路,有独身和婚姻的区分。无论哪一种生活,都是我们应当格外珍惜的。教会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在世便预尝天国的生活:不娶也不嫁,如同天上的天使一般。
该书也生造出耶稣和玛丽•玛大肋纳的婚姻,这与所有专事圣经研究的学者看法相左,如果歪曲历史,恶意攻击教会,可能让人们对基督教信仰和教会的发展历史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