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即天主籍梅瑟于西乃山下以牛犊之血与以民缔结的盟约,请读(出24:1-11)当时梅瑟在山下立了一座祭台,代表天主,十二根石柱代表以民十二支派,作为立约的见证。
这种喷泉在中国还是前所未见的景观,引起了皇帝和宫廷人员的啧啧称奇。 不久,在乾隆的旨意下,由郎世宁负责设计建筑图样并作全园布局,在圆明园里兴建了几座西洋楼,其中就有著名的海宴楼。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要理讲授中谈到这个瞻礼说,它邀请我们用天主的眼光看现世的事物。用光明的眼光看黑暗,要求我们必须上到高处,才能有天主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的变迁。当天的路加福音上记载,耶稣“上山去祈祷”。
宣讲这一爱的信息的派遣,是耶稣在复活后嘱托给门宗徒们的。而在圣神降临瞻礼之际在圣神的力量下洗心革面的宗徒们,开始见证死而复活的上主。
即将于今年十月二十二日主日庆祝的世界传教节,提供了一个反思本年度的主题——“爱德,传教的灵魂”的契机。
右前方则是手握利剑的福传巨匠圣保禄巨幅雕像,宗徒大事禄从十三章起,大篇幅地记叙了圣保禄的圣迹。天主接纳这个迫害教会、杀害天主教信徒的外邦人为天主作证(宗22:1-21)。
教宗方济各元月26日在宗座大楼的书房窗口主持三钟经祈祷活动。他在诵念三钟经后,问候远东和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韩国人及越南人,祝贺他们农历新年愉快。教宗说:「我祝愿他们的生活充满喜乐和希望。
教宗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讲解了尘世的希望与十字架的希望,勉励我们在这四旬期注视十字架上的耶稣,把希望寄托於祂,并且效法祂,以天主的作风行事。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昨天6月29日,是教会礼仪年中圣伯多禄及圣保禄两位宗徒的庆日。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防疫措施”下的弥撒圣祭并讲道。
郑板桥的这首诗一直不能让我完全领略其中之意,直到今天,透过这首诗,才让我更深层次的完全明白,民间的“一枝一叶”细小的事情都无一不在天主的关爱之下,让我深深感受到天主的临在,感受到天主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