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心的跳动力,使我们走出自我,并与他人建立分享和共融的连结。「群体的爱让社会能够迈向爱的文明,这是我们全体都感受到的召叫。
如果加上群体的压力和引导,人也会将错误的生活方式自我粉饰而继续滑行。
一说到“窄门”,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痛苦,是艰难,甚至是自我折磨等等,然而,正如主耶稣自己所告诉我们:“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到草场”(若10:7-9)。
先教宗方济各在上任之初,看到人的自我轻视,以及互相指责和伤害,被罪恶折磨得看不到希望,他向全世界派遣了“慈悲使者”。
教会的意愿是要信友不但奉献此无玷的牺牲,而且学习自我奉献[71],如此,经由中保基督,与天主日渐契合,并彼此团结一致,最后使天主成为万有中的万有[72]。
没有天主,人始终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或者以某个人或财物为中心的圈子里。
历届教会大公会议以强有力的手段加强和完善了自身严格的体制,尤其是特利腾大公会议,通过对基督新教改革的严厉抵制,对宗教生活的自我更新,对信仰和纪律的不断加强,使的教会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空前的巩固和发展
邀请教友参与教会事物的确在我们多年封闭与自我束缚后的今天的一个大胆的迈步与突破。 一位美国新教神学家研究教会发展时指出:未来的教会将是基督教模式上的天主教。
“智慧及明达的人”指聪明和有高深知识的人,耶稣所指的是面对福音骄矜自夸、自我封闭的经师和法利赛人。“小孩子”指那些不仗恃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只以纯朴的心接受福音的人。
但是,正如艺术家会因自己的才能而成为社会中的特殊阶级,并因此而操纵人类社会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修道者们,如果不自我警觉的话,也会成为与现实隔离、自以为是的特殊阶级,或者成为温室中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