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音分享时,神父邀请每位医生谈义诊感受做福音见证,每位医生都怀着感谢天主的心做了见证分享,特别是71岁的吕喜望大夫,表示说:“天主叫我干的事,我决不推辞!”
教宗表示:“基督信仰的喜乐从聆听并接受耶稣死亡和复活的喜讯流露出来。
与吕秀明神父一起从事牧灵服务四年的庞喜峰神父告诉信德网:“吕神父的衣食住行特别简单,他没有一件值钱的、像样的衣服,只求干净朴素。去教友家吃饭从不让摆设酒宴,吃碗面条便心满意足。”
教宗于是谈到我们面对每个婴儿的诞生所产生的惊叹说:“我们面对耶稣圣诞的魅力所感到的惊叹,多少也反映在对每个婴儿出生的惊叹上,这个惊叹邀请我们在所有的婴儿身上认出耶稣圣婴,他们是教会的喜乐和世界的希望”。
因此,不管别人是对的还是错的,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平常心。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泰泽祈祷的感受。那是在零七年的圣母升天节,我们田镇教友一行相约来到了胡屋教堂。
一个老我在圣周五已经与耶稣基督一同钉死在十字架上,今天,一个新的我与基督一起复活了!是啊,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境界。圣保禄宗徒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
新教友的面孔一天天增多,这情景怎不叫人心喜?每主日弥撒过后,神父都会亲自带领着教友们去看望病人、老人、残疾儿童,不辞辛苦前往偏僻地区看望贫困老人,从未间断。
2008年5月22日,46岁的杨福喜神父调到这里担任本堂。初来乍到的杨神父,看着这座潮湿、阴冷、破烂不堪,仅有14条小跪凳,最多可容纳60-70教友的小教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虽然当时英语只考了37分,但因其他功课优异,一到了那所新中学,他就被钦点当了班长。
迎新,就是要开始度恩慈之年,满怀被救赎的喜乐和希望,以属于上主的身心来准备同基督一起逾越,一起复活。教会把四旬期作为慕道期,就是为突出这层辞旧迎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