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罪过能分裂手足情谊,让我们自以为比别人更好,让我们相信我们相似天主。相反地,我们在天主面前是罪人,而且大有理由捶自己的胸膛,承认自己是罪人。若你愿意欺骗自己,说你没有罪过,你就是在欺骗自己。
我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还是也给予他人?教宗接著提到,耶稣在革责玛尼山上为所要发生的事开始感到惊惧恐怖,因为祂要受到背弃、鄙视、苦难和失败。在这巨大的痛苦中,祂转向天父,温柔亲切地称呼祂阿爸,父啊!
教宗提到他于当天上午探访难民营的经验,指出许多基督徒在那里学会了以上主的目光来观看,不给别人贴上标签,划分值得或不值得爱的人,而是设法创造条件,使每个人都能感到被爱。
《天主经》的最后呐喊是起来反对这邪恶,在这邪恶“宽大的长袍”下隐藏著各种不同的经历:人的哀伤、无辜者的痛苦、奴役、被别人利用,以及天真孩子的哭泣。
这是我们国内地方教会的巨大任务,也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艰巨使命。
教宗说:“圣神鼓励我们走出自己、自己的封闭状态和本位主义,教导我们超越外表,并赠予我们祝福别人的机会…。相遇文化推动我们基督徒去体验教会怀著母爱去寻找、护卫和聚集自己子女的奇迹。
“我们应积极参与并负起责任,透过祈祷和行动悉心照料受造界”,而且“要有行善的勇气,不要等待别人走出第一步,也不要到为时已晚时才开始行动”。
但我们愿意传教,让别人看到我们是怎样的人。圣方济各在派遣他的弟兄们出外宣讲之前,多次对他说,‘你们凭著见证去宣讲福音,如有必要,也用言语’,即把见证放在第一位。”
除了和平以外,没有任何明智的选择,因为每一个剥削项目和霸权都在丑化加害者和承受者,揭示一种对现实状况的短视观念,因为剥夺的不仅是别人,也是自己的未来。”
(二13)我们也诵念《天主经》,祈祷说:「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教宗解释道:「施予的宽恕与领受的宽恕,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然而,许多人难以宽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