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神学院里,看到一个破旧的老人摩托三轮车,车上还有一些捡来的瓶瓶罐罐。第一印象,以为是捡破烂的。事实上,那是一位老主教的传教工具。
我感到自己被伴随,各种人的伴随,青年、老人……。如果有人不同意,他有权力这样做,如果我因为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就感到不满,那么,在我的内心里就有独裁的苗头。
在老姨最后的日子里,无论白天黑夜,川流不息的人前来守临终,有古稀、花甲老人,有青壮年,白天有时还来过几个十来岁的孩童,也有周边村赶来的亲戚。
老人精神很足,堂里每天出现的第一个身影指定是他。他经常早早地坐在更衣所里祈祷(那会还不知道什么是日课诵读),每次我们(辅祭人员)一到了,他就缓缓地扭过头来,微笑地问:“家里兄弟几个?”
高卫萍是太原杨家峪人,贤惠善良,她不但30年无怨无悔地侍候丈夫,对待婆婆也很孝敬,总不让老人受半点委屈。卫萍接过话题:俗话说,得病乱投医。
她满怀慈祥在我的身后跟着,当我快要摔倒时,她便会把我抱住,不让我跌伤、碰伤;当走累了之后,我一转身便可以扑进那时刻为我准备的怀抱当中去……在这漫长的心路历程中,我惊奇地发觉,原来天主并不是如许多神父和许多老人所说的那样严厉
5月1日,高神父再一次去医院看望他,并降福了他,同行的还有热心捐资助学的涿州教友欧阳惜光老人。老人和有聚抱头痛哭,并强忍悲痛安慰病重的若瑟。
90岁的老人常年穿着一双破旧的鞋,鞋底和鞋帮都分了家,他幽默地说:“这样的鞋子夏天漏气、凉快、方便。”老神父的神贫精神彰显无遗。神父三餐只求填饱肚子,经常一碗面条,这就是神父的简单午餐。
同时,她叫传教点的孩子们祈祷;并且通过不断完成本分,包括照顾病人和老人,她立了谦虚和充满爱心服务天主和邻人的榜样。信仰总是表现为服务。信仰不是化妆,是给灵魂化妆;不是,是服务。
之五你,留守之地,我以归来者的喜悦问候了你。哦,你们,我的亲人哪,听吧,我抱着喜讯轻轻地来了,当雪落下时,你们挤在一起,黯淡而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