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基瑟德为亚巴郎祝福,表明他代表天主行司祭的职务。亚巴郎奉献战利品的十分之一,象征着什一之献,这成为日后《旧约》中向天主奉献的模式,也成为教会十一奉献的基础。
一心求天主,准行!母亲带我回了家。过了几天,我又突然病重,而且又哭又闹。说吃饭,就没个饱;说不吃,一天也不饿。整夜整夜的不睡觉,母亲被我折腾得实在是够了,跑到神医那里,抱怨起来。
目前,在我们教会的日常礼仪中,总能见到不少教友画出的十字上下不清,左右不明,有行无意,无口无心,草草了事!
现在必须有所行动了!问:在这个意义上,国际社会依然少有作为……答:国际社会做得很少,无论是联合国,还是地理上离这些国家最近的欧洲。我认为,欧洲应该更为敏感。
但是,我们要一同行走,为彼此祈祷,行爱德。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前进中的共融。这叫做大公精神:怀着我们对主耶稣基督的信仰,一同走生活的道路。
在这个图像的世界,所有这些孩子都有手机,言谈没有用,要作出榜样才行!那么,我给他们什么呢?教宗与儿童的对话从这里开始。他问孩子们为什么来参与弥撒,有个小朋友稍微犹豫后,终于鼓起勇气坦承道:为了见到你。
父亲若很少与子女沟通或根本不沟通,便没有履行他们的教育责任,没有以言以行向子女灌输他们如同食粮那般所需要的生活原则、价值观及规则。其后果如何?他们给青少年留下的只是空白和创伤,情况有时也很严重。
杨主教接着说道:周村教区已10年没有圣召了,如现在不采取措施,当我们都老了,谁来为你们行圣事?圣召培育是教会复兴的百年大计,是每位教友的事情。
也使圣人禁不住这样感慨:我们越是罪人,我们越接近死亡,我们越可以说,耶稣愿意拯救我们,我们罪有应得,在辜负爱的劣行后,我们死有余辜,正是如此,百分百得耶稣来拯救我们。
大屏幕上首先播放了党主教十年前晋牧图片及十年中外事接待、施行圣事、赴玉树灾区、为教友行洗濯礼、与教区各团体合影的图片,有的还注上了幽默的文字说明,播放过程中,掌声、欢呼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在宽敞热闹的庆祝会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