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洪梅姊妹和小杨弟兄又在成都的荷花池市场解决了3600个电池的购买问题。
到后期,又有一个人加入到了这种愉快的交流中,他的家就在教堂的附近,村里的人都叫他杨二愣子,他加入后,条件就更好了,每次神父我们都会泡一壶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聊信仰、聊人生、聊村里的事,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1990年冬在寺庄协助主教送别和安葬老教区长刘神父后,主教开始安排我的工作。
第二天,他问占卜的人杨元稹,杨元稹说:“礼服”是吉兆,象征你能够做“三公”高官;背后,他又对人说:“这可得等他死后才能得到。”显然这槐树的“槐”字有凶杀之险恶。槐不就是木旁边的鬼吗?
2008年年底,石书霞找到了第一个经历大迁徙的健在老人——演礼乡梁庄村的张瑞连。老人生于1928年,去陕西时12岁,提起当年的艾教士,口齿已不太伶俐的她连声感叹:“好人,是个好人。”
杨巧红修女用针管把牛奶送到她嘴里,以维持微弱的生命,然后将她送往凤翔县医院。医院查不出病,只说婴儿营养不良,叮嘱给她吸氧气。每周,孤儿院王勤惠院长都要骑自行车跑县医院买回几袋氧气。
因为总堂建成百年庆典要和亚松达升天百年庆联袂举行,主教前一天就来了,很多神父、修士、修女、教友也都驱车前来;洞儿沟人有幸捷足先登,六合村、西柳林、圪潦沟、沙沟、南社、古城营、小店、杨家堡等十多个堂区的神长教友随后也陆续赶来
不孝之子马若瑟叩拜附言:追念慈母杨德肋撒有感马若瑟家慈蒙召升天门,悲兮福兮两昏昏。笑貌妍容浮脑海,未曾提笔泪湿襟。欲行孝道何所适,谨遵主训慰天魂。片纸难尽追思意,拙述聊言昭世人。2006年5月25日
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先生,她在晚年提到一个预言家,其人是民国年间的林庚白先生。林先生在1924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人鉴》,书中预言了孙传芳入浙江,廖仲凯死于非命等等118位风云人物的命运。
今天(12月30日),恰逢来开会的两位主教、多位神父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本笃庄墓地为这位热心前辈阿姨举行殡葬弥撒。天主真的降福了这位一生热心侍主、经常关心修道人的刘秀崇阿姨了!满全了她的家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