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维蒙席对此评论道:“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失去青年。青年需要看到天主子民的合一,感受到平信徒的重要角色,而不是被弃置在次要地位。”
人们先前失去、遗忘了与天主的联繫,后来在这裡重新寻回。这就是皈依,它是默主哥耶灵修的核心,让人觉察到天主是我们的父亲,我们是祂的儿女。因此,这个父子关係得以建立,好能圆满活出天主在我们生命中的肖像」。
提到第二个行动纲领「陪伴与祈祷」,教宗指出,一个人若不在天主内扎根(参阅:路十38-42),却只是汲汲营营于有关天主的众多事务,他早晚会在旅途中失去天主。
教宗说,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因为“不具备足够的资源来面对服刑人所经历的社会、心理和家庭问题,也因为监狱经常爆满而成了失去人格的场所”。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
不信任和痛苦占据了空间,悄悄地渗入我们的梦想,使我们的心变冷,使我们失去喜悦并迟到,就如那五位糊涂的童女。
天主不愿失去祂的任何一个儿女,祂以慈父之爱关爱著祂的众子女。」接着,教宗谈论了撒下莠子的效果。他说:「我们经常听到某个家庭以前和乐融融,后来掀起战火、互相嫉妒;某个社区曾经宁静祥和,然后开始发生坏事。
更严重的是,这种生活方式令人失去根基,对施惠于己的人毫无感激之心。为了不遗忘,需要回归默观;为了不迷失于众多无用的俗物之中,需要找回宁静;为了避免心灵生病,需要停下脚步」。这种默观会「促成行动」。
那些孤独死去的人、被遗弃的人、失去工作和薪资的人,以及没有住房和食物的人,他们的匮乏敦促我们反省。
教宗省思当天主日的福音(参阅路一26-38)时强调,要效法玛利亚对天主的邀请说“是”;不要被被消费主义分心,而失去圣诞节的真正精神;在圣诞期间作一个具体有意义的行动,就是给有需要的人一个礼物。
他们照料病患,成为失去挚爱者的「家人和朋友」。教宗接着赞许,在多方努力之下有效防疫的新冠疫苗于短时间内问世。同时,教宗也再次强调,应当把广泛接种疫苗视为「众人的公共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