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基督信徒每主日去参与感恩祭(弥撒)时,都会领受圣体——生命神粮。究竟圣体圣事能带给我们什么神恩?为何如此的重要,竟称之为「生命之粮」?
圣经中比喻以色列民是从火中抽出的一根柴的描述,通常被用来描述神的救赎和保护,也同样适合于义人化险为夷的奇迹,尤其是些心怀好生之德的人。孔子说:仁者爱人,泛爱众。这个“众”里应包括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我把我作为罗马主教开始服务的第一个主日复活期第四主日,也是善牧主日,当作是一个来自天主的礼物。
首先,它叫我们想到两种层次的痊愈:一个是比较表面的,关於身体的;另一个是比较深入的,触及人的内在生命,就是圣经所说的心,从那里照耀人的整个一生”。 教宗解释说:“完全和彻底的痊愈是得救。
惊闻噩耗后,巴基斯坦天主教会司铎和修女们毫不犹豫地指出,巴蒂是一名殉道者;他为捍卫少数派宗教团体,特别是基督信仰团体的人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星期天的敬拜礼仪被称作弥撒,或叫感恩祭,以礼仪的形式再现耶稣为赎世人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的情景,也再现了耶稣和他的首批门徒们共聚最后的晚餐的情形。
我的父亲是个孤儿,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失去的双亲,在我几岁时,父亲生达背疮时告诉我,他是在北京西什库教堂长大的,当时仁慈堂只收女孩子,由于他是孤儿,被别人捡到仁慈堂的,从此那就是他的家。
信中,教宗着重阐述了在捍卫自然的努力中充分发挥大公运动作用的重要性。今天梵蒂冈正式发表的这份文件,旨在回应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倡导的“宗教、科学与发展”这一维护环境与受造物的计划。
教宗表示,面对因全球化而来的诸多困难及变化多端的人类生活,人口不多的国家也受到威胁。不过,这些威胁也能提供新机遇,例如移民现象便是一个时代的记号。
教宗方济各4月22日在天皇后喜乐经祈祷活动中祈求天主恩赐更多的奉献生活和基督徒婚姻圣召。耶稣是最卓越的善牧,因为祂为我们和他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使我们从野心、懒惰和骄傲等各式各样的灵修症状中获得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