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钦定的为受造界祈祷日具有大公运动的重要性,而且他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也影响了一些国家政府的环境政策。
耶稣,天主子,世界的救主,为我们诞生了。祂在白冷生于一位童贞女,实现了古代先知的预言。这位童贞女名叫玛利亚,她的丈夫是若瑟。他们都是谦卑的人,对天主的美善充满希望。他们迎接了耶稣并且认出了祂是谁。
人们有时候说:耶稣的奇迹是为了帮助人相信。但在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它们引发的问题跟解决的问题一样多。作为科学世界观的继承者,我们可能会对一个似乎在违反他自己确立的宇宙法则的天主感到很不自在。
2.你们做的是实际的礼仪工作为此你们要明白,礼仪进行时你们做的是什么,从而不断地去寻求去了解礼仪的意义,逐步去发现礼仪的动作是来源于哪些信德或信仰上的理由。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最好的讨论方式是甚么?该怎么去做呢?我们应该像德国人一样,首先停止使用核能,即使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这进程。然后,我们必须思考另一种生产能源的方法。很多人说,再生能源或许就是答案,但问题并非单纯是核能。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圣经》中的禧年,他以纳波特葡萄园事件为主线,结合耶稣的教导与现实生活中滥用权力的情况,阐明慈悲与权力的关系。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文中传达的讯息是:家庭若要追随耶稣,也该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注视着基督,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生活。在14处苦路的默想中将今日夫妻生活遇到的问题展现出来,这些问题是:背叛、互不了解、堕胎、疾病、子女教育。
圣热罗尼莫选择在旷野里过独修生活,其意义深远至极:他选择在极度简朴、回归本质的地方,「与天主相遇,与主亲密无间,并透过默观、内在的试炼、灵性搏斗,认识了脆弱,清楚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的限度,承认眼泪的重要性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日上午接见了前来梵蒂冈述职的瑞士主教们。他在发给主教们的讲稿中指出,瑞士教会是基督的奥体和祂子民的可见标记,而不是另一个非政府组织。教宗对瑞士主教们的讲话直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