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兰治下,有一座女修会是一位亲王捐建的,亲王死后,妻子愿去修院度过余生。她提出以贵族身份享受特权,不必遵守某些会规。德兰立即让修女迁出,退回荘园,以此表明:修会会规的严肃性。
(梵蒂冈电台讯)12月17日教宗方济各80岁生日当天一早,8位无家可归者在教宗赈济所所长克拉耶夫斯基(KonradKrajewski)总主教的带领下来到教宗居住的圣玛尔大之家,最先向教宗致以生日祝贺。
教宗方济各8月11日中午与21位叙利亚难民在圣玛尔大之家共进午餐。这些难民目前住在罗马,由圣艾智德团体收留。圣座新闻室主任格雷格·伯克(GregBurke)当天下午宣布了这个消息。
一部关于加尔各答德兰姆姆的电影《德兰姆姆与我》9月5日在纽约首映。《德兰姆姆与我》讲述了一位年轻孕妇卡维塔的故事。
尽管「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而且实际上望德「在磨难时刻使我们坚强」,这份信心有时也会在病痛的具体处境中遇到困惑。教宗指出,在此情况下,我们感到需要一份高过于我们自身力量的威能。
记者采访印度修女德兰,看到德兰救助垂死的人,很感动,但也产生疑问:“你这么做能解决印度的贫困吗?”这个问题放大看,就是善行的功能问题,再从根本上看,就是信仰的功能问题。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发出呼吁:愿圣地和中东停止分裂和敌视。
信德网讯9月7日,沧州教区献县张庄堂区残疾人关爱之家在南单桥正式成立。
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深受印度、阿尔巴尼亚和世界各民族、各宗教信仰的人们爱戴。
华东长江入海口北岸的海门教区三厂露德圣母堂是旧时的青龙港海星圣母院,又称大洪圣母堂和西洋仓,要在1849年堂院落成之前的1830年前后开始就有自发的海星圣母敬礼热潮,为我国华东最早开圣母朝圣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