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他笑什么,他说,世界上少了一位忍受病痛折磨的少女,为什么不为此高兴呢。如果我们要问那位农民的感想,也许他的说法跟这位运动员很类似。
它们“就如麻醉剂那样,只给出一时的安慰,却不医治我们内心深处的病痛”。“只有让我们感到被爱的那一位才能赐予人心平安。圣神,天主之爱正是赐予平安的那一位”。
天主将他由此解救出来;天主却未使他免去诸多软弱和困境:使徒工作的辛劳、身体上的病痛、遭受暴行和迫害,以及遇到翻船和饥渴,这些使他的福传使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我们绝不能只顾念他们肉体病痛危亡而轻视他们灵魂的疾病罪过或丧亡。天主固然是仁慈的,但我们绝不能妄用天主的仁慈,不肯投靠天主而向他哀求,奢望“天上掉馅饼”?
当儿女遭受病痛、责骂、各种侵害,带来身体、心灵痛苦的时候,母亲的情绪稳从容淡定,是儿女最有效的“定心丸”,然后冷静分析从长计议,为他们分析状况,寻找解决办法,而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就潜心服从吧,正如玛利亚曾说
在孩子出生、成长时,工作艰辛及病痛侵扰时,耶稣始终临在。夫妻携手「迈向天主许诺之地:在基督内两人成为一体」。
注视耶稣治愈了许多病患的使命,教宗指出,「当一个人体会到自身脆弱和病痛时」,他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进而心情沉重,萌生隔阂感。
尽管病痛的折磨甚至让老人家连通话都不能完成,但妈妈手中始终还是捧着自己的念珠和苦像……妈妈叫冯国兰,圣名德肋撒,出生在山海关外第一市葫芦岛市的一个传统天主教家庭,自幼接受洗礼。
难怪我联系不上他,在这段时间他承受了怎样的病痛折磨?”
以后教友王金文、李兰英、陈桂珍、张姨、赵姨等教友常到她家里讲道理,并给她《要理问答》、《祈祷手册》、《正视人生的信仰》等书籍,饱受病痛、寂寞折磨的刘冬梅,开始如饥似渴地看教会的书籍、报纸,了解信仰,诵念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