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道时,初来乍到,看着威严高耸的古朴建筑——教堂,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仰头看看四周,心里惶惶地,有点怕,胆战心惊亦步亦趋地跟着老教友,懵懵懂懂地感受着这个浓郁古朴的氛围
我的三爷爷是一位教内人士,一生敬畏天主,他把行善、做好事当作自己的本分,当作一种享受和快乐;把诵经、祈祷当作每天的日课,无论遇到什么都不停止,在监狱中、在病房里他都从未动摇过对天主的信心;他把敬老爱幼、
祝圣圣体时,我们必须满怀敬畏和爱情。我们身处在数不尽的天使之间。四处张望或在最神圣时刻谈话,确是对圣体显示最悲哀的忽视和抛弃为我们死在祭台上的天主。
当科学还不发达,人们还不理解社会和自然应该如何相处的时候,宗教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方面,就已起过很好的作用,因为他们一般都敬畏宇宙、崇拜自然,爱护生灵和注意美化环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宗教,为大自然祈福的宗教活动数不胜数
看来如果要想使自己达到一种更高的、认识世界的境界,就必须破除已有的观念,不被现代科学的理论限制,不带任何自我的心态,用敬畏和善念去感受这世界真实的一面,人体自身梦幻般的意境,可能就会瞬间展现出来,全新的人生意义就会浮现
圣母在英国剑桥显现给当时的圣衣会总会长圣西满·史道可主教,授与圣人棕色的圣母圣衣,并说:“……凡配带这圣衣者,必将获得特别的恩宠;带着这圣衣去世者,免受永火之罚,因为这是获救的记号,危险中的保障,平安与盟约的担保”;“我是纯爱、敬畏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贝蒂斯俱乐部主席洛佩拉,他不仅仅是对几乎所有不可见的神灵抱有敬畏之情,还按照西班牙的风俗,潜心地为天主教圣人画像或者雕塑以表明其虔诚。
正如《圣经》中所说作奴仆的,应该事事听从肉身的主人,且不要只当着眼前服事,像是取悦于人,而是要以诚心,出于敬畏主。你们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去作,如同是为主,而不是为人。
教宗表明,《天主经》虽然简短,却大胆而直接,因为耶稣没有教导‘讨好’上主的祈祷,而是邀请我们向祂求恩,推翻敬畏和恐惧的障碍。
他更强调时辰颂祷的重要性,因为这种祈祷是本笃会隐修生活的中心,他在《祈祷或默想序言》这本书中尤其激励读者热爱并敬畏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