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主的救恩临到了我们家
2016-10-27

黄继富自己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老伴的生活起居也需要他精心照料,但他一做就是八年,从未间断,从没有一丝怨言。

一个高尚的灵魂
2009-06-01

苇子沟开教2003年,任志善在宝鸡市大庆路的一家木器厂打工时,认识了和他一块打工的八鱼镇苇子沟村的赵乖奎,这个铮铮汉子家里遭遇了重大不幸——妻子连着生下了两个瘫痪儿,常年得喂饭,背着上厕所,给孩子看病欠了一身债

请关心年老病患者的灵魂
2010-04-09

他们中许多因常年不能参与弥撒圣事而感到缺憾万分。我有五个姑妈,如今都因年老或疾病行动不便,不能进堂。有一次打电话给偏瘫在床六十多岁的五姑,五姑反复说她已经两年没进堂了,我听了一阵心酸。

京津冀之旅有感
2010-11-30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河北任丘的残婴院和南小征教堂,大家都对常年在这里默默服务的修女和义工敬佩有加。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北京的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陈院长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学院。

快乐的聚会——与主相遇
2006-12-01

三、关怀教内的老弱病残和弱势群体堂区仁爱组和堂管组长常年接济教友中的老弱病残和弱势群体,经常给他们送去大米和食物。教友们穿不着的衣服就捐到堂里来,这些衣服我们就捐给一些需要它的地方。

论孝道
2014-06-11

自己又无能力自食其力才走上行乞之路;养老院中有部分老人就因为受不了子女的脸色才无奈地住进来;还有些老人表面上和子女们住在一起,几代同堂,热热闹闹的,可在实际生活中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亲人的温暖,尤其是那些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

河北:“到最贫困处去”,晨星爱心社山区扶贫献爱心
2014-06-23

这位弟兄是去年经当地教友介绍而结识的,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心里充满了恐惧,因为他一个人常年生活在山里,对陌生人充满了敌意,因为是第一次,怕他因恐惧陌生人而产生过激行为,所以爱心社成员只去了几位年轻人。

报答主恩
2015-07-07

黄继富主动承担了教堂的值班、卫生、探访病人、献爱心等活动,特别是每周弥撒结束后,黄继富便主动留下来,花上个把小时把下周要用的一两百本弥撒读经翻到该翻的页码,工作量虽然不大,但需要消耗时间,黄继富自己身体不好,常年吃药

李嫂福传
2011-08-12

刘大哥(大嫂的丈夫)常年为聚会点忙碌,为了保证聚会点的活动,他不能出远门,大嫂外出打工或在本地干临时工。每年8月她都去新疆,拾两个月棉花,能挣三四千供儿子上学用,短工收入也够家庭开支。

缅怀教友于大姨
2011-08-25

当年,莱钢沙河小区附近的一个装垃圾的小铁屋,常年住着一个神智有问题的乞丐,于大姨总是买饭、拿衣服去施舍。她还给那个乞丐代了洗,可见她急切的救灵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