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再次降来,两千年来,即使再剧烈的痛苦,我们仍旧盼望那无限完美的一刻:永恒之爱的真面目及与之完全的共融。人要抵达彼岸,必须得先经历黑暗和痛楚。就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圣周五晚上九点一刻,教宗将像往年一样,前往罗马市中心古斗兽场,带领在场和全球透过广播电视参礼的人士拜苦路。今年教宗委托印度古瓦哈迪教区的湄南帕尔马皮主教为他写苦路默想道理。
我在那一刻感受到,那245名儿童是教会和保加利亚的未来。」
这些中心还会「接纳年迈的孤寡妇人,她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照顾和爱护,以便她们可以平静地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们在最后一刻默默念着的名字为他们打上了殉道者的烙印”。
然而,在那忧伤的一刻,圣方济各仍在祈祷,他是怎么祈祷的呢?『我主,愿祢受赞颂……』他作出赞颂的祈祷」。
正是在这一刻,尽管我们继续与祂交谈,却似乎触到了底部。在深渊中,在看不到意义的苦闷中,天主走近我们,施与救援:就是在那个时刻。当痛苦达到顶峰时,希望却意想不到地再次展现出来。”
这是他想要的生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富高愿意效仿耶稣,愿意在自己的生命中实现耶稣的美德”。阿杜拉神父说,“这一点,富高神父做到了,一开始时,他前往圣地,在耶稣和门徒们出入的地方生活。
然而,玛利亚并没有停留在天使报喜时幸福感官——天主与我同在——的一刻,而是将其转化为反映天主本性的直接行动:立即动身去给予希望、带来救赎,让每个人都能惨与到爱的拯救计划当中。
德尼佐神父说:“有时伟大的奇迹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生。”作为神父,他习惯于在人们临近死亡时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还没有完成的?”他尤其记得一位求他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