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社会不公、每一个发生在穷人或可怜人身上的排斥现象,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
教宗着重指出一个事实,即“当前的疫情大流行以更强烈的方式揭示了大自然和遭受后果最严重的穷人的呼声,特别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我们的健康与我们生活环境的健康是不能分开的”。
穷人不需要我们给出零星或剩余的东西,而是需要感受到自己不是社会的负担」。因此,该基金也推出实习计划和陪伴进程,让受惠者不只是接受援助,还能迈开自己的双脚、踏上旅途。
今年世界穷人日的主题为“你们常有穷人同你们在一起”(谷14:7)。教宗对贫困者的拥抱也将在11月14日主日继续进行。
常受众人称赞敬仰,就像当代被誉为“穷人之母”的慈善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德肋撒修女,虽然她从外貌上看去,既瘦弱又低矮,脸上布满皱纹,但却因其惊世骇俗的仁爱善行,震撼世界,誉满全球,成为公众钦佩和仿效的楷模
这份约有45页的文件里,有穷人、家庭、离婚再婚者、单亲父母、性少数群体(LGBTQ)、以及那些感到「被排斥」的妇女。
教宗最后勉励修女们,“面对圣召的短缺、一些会院的关闭、修女平均年龄上升”的情况,要保持自己的“简朴和慷慨,热爱基督和穷人”,因为这在“时间一到,必将结出果实”。(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米廖雷总主教说,国际社会应该协助发展中的国家制定这样的政策,促进新的关怀文化,鼓励穷人做他们自己的发展的主角。
(路16:10-11)教宗最后强调指出:“基督教导他的门徒什么是使用金钱和物质财富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与穷人分享这些钱财,为了天国而获得他们的友谊……金钱本身并不是不义的,但金钱比其它任何东西更能使人盲目
求你帮助那些穷人,就像当初你在世的时候所做的,并且帮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汤姆·希瑟瑞登(10岁) ——摘自《我的第一本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