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按本堂神父的要求,每天在弥撒前读一段《默想全书》,李老师挑起这副担子,一读就是两年,就连神父不在堂没有弥撒也是如此。李老师忙里忙外,是个全能手。
教宗说:我们生命的缺失可以是我们不祈祷或很少祈祷的事实。因此,将临期恰是我们勤於祈祷、把灵修生活置於重要地位的有力时期。
很多年后,才知道,她在祈祷。那种环境下,她能坚持祈祷,可见她对天主的爱有多深。八十年代,三姨家迁回兰州,她的六个子女也参加了工作。按理说,她应该享清福。
既是短暂的歇息,也是在寻找方向,让自己不迷失,整装再出发。独处,是与主的一次“约会”。面对的是自己,倾听的是内心的声音,也是对自我的再认知。会思考“人从哪里来,在世界做什么,将来又去哪里”等人生问题。
实际上,在静默和祈祷中,人们为耶稣腾出空间,并从“空洞话语和喋喋不休的污染”中解放出来。
在我看来,是绝望使得这些人为自己的孩子要求施行安乐死,因为他们看到孩子们受苦,不再有希望……。我认为,爱能让你关怀你所爱的人,即使在有些时候,你会说:我再也不能忍受了!
老公每天早晨起床要比上班的女儿提前一个小时,用来独自静心祈祷,从不错过和耶稣密谈的机会,祈祷使他的生活充满信心,增添战胜困难的力量。
她找到修女,希望修女们为父亲祈祷,因为家里情况不很好,而父亲又是家里的顶梁柱。王修女告诉她:回去做九日敬礼,我们在这边也为你们做,记住,要全心地信赖依靠。王修女告诉我她是这样祈祷的:主啊!
他向他的门徒们说:“你们不要挂虑你们的生活,将要吃什么”(玛6:25),但他还是要我们为我们的食物而祈祷,这样一来,把我们的挂虑转向天主那里。
2011年,孟神父刚来到我们堂口,只要得知有卧病在床的教友,孟神父便亲自探望,并为他们祈祷。对那些那些不热心、多年不进堂的教友,他都是亲自登门拜访,耐心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