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区府山堂口李刚神父知悉后,于11月15日带领修士教友一行八人到他家帮忙采收橘子。李神父站在梯子上剪橘子,教友们把剪好的橘子放进袋子,修士负责装筐,金灿灿的硕果满是主内的情谊和关爱。
郭神父领经,教友们都很投入,好似亲随耶稣走上加尔瓦略山,心灵受到了再次洗礼。
世纪老人赵本笃神父所选择的圣母神乐院(男苦修会)的生活却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一个亮点。
若你留意教宗前几天说的话,他要上大博尔山全力为基督工作,我深信,我们更应该感到有必要上大博尔山,以祈祷和默想做更多奉献。我认为,教宗播下的种子将发芽生根。
6位新铎中,孟维安、王现云毕业于沈阳神学院,徐保成毕业于河北神哲学院,赵瑞江毕业于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李伟平、李大明毕业于上海佘山修院,其中孟维安和李伟平两位神父均在北方进德服务。
无独有偶,我又想起加拿大小说《落基山的雪》中所描绘的一个爱情故事,也是一对夫妇度蜜月。刚结婚的夫妻俩到落基山去滑雪,不慎迷了路,被困在一片无人到过的雪域,求救无门,无法返回。
早在326年,古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皇太后年届八旬的赫肋纳来到加尔瓦略山,一心要在荒凉不堪、碎石烂瓦的山巅上寻找耶稣被钉的十字架。
回想起教区百废待兴的八十年代初,他为重新开办佘山修院殚精竭虑。以前修院的图书已全部被烧毁,办修院要有教材和图书,舅舅写信至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的好友多方筹集,邮寄来数千册图书,解了燃眉之急。
本次培训特邀陕西门徒训练营的五位传道员前来授课和带领,他们是:刘强弟兄、李亚群姊妹、王文辉弟兄、李文菊姊妹、高随巧姊妹,三天的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课前课间伴有手语赞美和祈祷,每天一个主题,以耶稣为中心,从白冷山洞到若尔当河到大博尔显圣容山再到加尔瓦略山
纪念活动组织参会代表赴广元小寺山,在王良佐墓前敬献花篮,并参观了小寺山全国宗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天主教爱国事迹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