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1:3)有主的应许,我们的心中不再恐惧害怕;有主的应许,事奉的路上只注目主。当我们聆听主的呼召,行走在福传使命的道路上时,他的恩典、带领、祝福,真的就会一路伴随。
来自北京教区的张洪波、刘哲、朱杰三位神父,温州教区的王永国、王科建神父及孙凤英教友分别从城市慕道班的经验为大家做了精彩分享;郭进军、齐路群、苏圣意三位神父和王华萍修女先后从门徒班及使徒班的开办,使教友灵性生命的改变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些原因不可谓不具体和迫切,但就法理层面而言,《拉特兰条约》的第24条确实构成了教宗从昔日的国际仲裁人到今日恪守中立立场,以和平代替偏袒一方的态度,这一态度即便在二战期间宗座饱受威胁,地方天主教会在德、波、苏等国家遭受极端迫害时也未尝更改
路加,很早就感到“被召叫”27岁的巴西人路加·苏亚雷斯·多斯桑托斯(LucasSoaresdosSantos)来自距离首都巴西利亚几公里远的卫星城镇普拉纳尔蒂纳(Planaltina),正是这次与天主的深层相遇
因此,第四世纪时,希腊神秘主义者尼萨的葛利果主教(GregorvonNyssa)将这一项祝福视为是希腊哲学的总结。想要获得幸福的人,就必须实现希腊哲学所提倡的价值。
纪录片也包括德日进侄子亨利.杜帕萨热(HenriduPassage)的见证,回忆他叔叔经常遭受天主教圈子摒弃的痛苦经历,尤其他在一九四七年的罗马之行后,其痛苦更甚。
至于最痛苦的时刻,就是最近去兰佩杜萨岛(意大利最南部)探访那一次」,它是无辜者的痛苦象征(他说,移民在离岸还有几哩被遗弃,他们要自己想办法抵达陆地)。」面对这些事情,个人的问题已属次要。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
许多谦卑、淳朴却具有崇高尊严的人在每日的生活中实践耶稣的希望之言;今年4月2日加里萨大学的学生以悲壮和英勇的方式为此作了见证。
安德烈修女又踏进萨瓦省(LesMarches)的一家疗养院为同辈们服务了30年之久,享年10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