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以启示的角度来讲论基督论,基督作为启示者,父是被启示者,而《基督论——神学的核心主题》又是许多人都在探讨的神学课题,陈神父从人学是基督论的前提、耶稣基督的事实、耶稣复活引发的基督信仰
圣伯多禄大殿内唱起了斯瓦希里语的进堂咏:复活的基督邀请我们。阿肋路亚!祭台前陈列着一些述说南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苦难的照片。
天主因此也恩赐圣母完全参与了耶稣的复活。圣母玛利亚的遗体免于腐朽,就如同圣子的那样。
这种改变必须由我们开始:让复活的基督改变我们的心灵,也让圣神引领我们出离困境,好能勇敢地迎向未来。让我们因上主放置在我们心里的渴慕而欢欣!这份渴慕赋予我们整个生命更新的活力。“凡口渴的,请来吧!
教宗在文告中首先指出,逾越节的奥迹,即耶稣苦难、圣死和复活的奥迹是悔改的基础。教宗表示:“基督信仰的喜乐从聆听并接受耶稣死亡和复活的喜讯流露出来。
《玛窦福音》记载了复活主与宗徒们在加里肋亚的最后一次相聚,地点是在「耶稣给他们所指定的山上」(参阅:玛廿八16-29)。
福音(路7:11-17) 那时候,耶稣到一座名叫纳因的城去,祂的门徒和一大群人跟着。快到城门口时,正有人抬着一个死人出来,死者是一个寡妇的独生子,一大群本城人陪着她。主看见那
朝拜圣体就是让人在弥撒外感谢感恩圣事里的主耶稣。朝拜圣体所需要的就是每一个人、每个星期,只要奉献一个小时(或者视实际情况而定)的时间和主耶稣在一起,不让耶稣孤单一人留在那里。
擢升枢机的圣道礼仪中,福音取自马尔谷福音第10章32至45节,内容记载耶稣向门徒们3次预言自己将受难并复活。教宗的讲道重提他当选隔天在西斯汀圣堂的首台弥撒讲道的主题,即行走、建设、宣认,重点提到行走。
与其说圣伯多禄是在看他自己,不如说他在看圣保禄,而保禄虽然闭着眼睛,却把目光带向了复活的基督。就像是圣伯多禄在遭受最大痛苦的时候,在寻找那赐给保禄真正信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