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因而勉励我们做喜悦的基督徒,传递耶稣怜爱的安慰。依撒意亚先知在当天的第一篇读经中宣告说,以色列子民在巴比伦流亡的苦役期已滿,要他们接纳上主的安慰。教宗从这一点展开他的弥撒讲道,他说:子民需要安慰。
当然这样做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冲击,不过还好,因为有信仰做后盾!就这个问题,我专门还约了这位母亲,和她深谈了与这个问题紧密相联的另一个后续话题。
当有人向他表达敬意时,他总用一句话来回答比起你们我做的太少了!记得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六年前他和他的老伴正处于生命的寒冬,病入膏肓。面对可怕的死亡,他没有害怕,而是日夜祈祷把一切交付于天主。
在一次聚会中,主讲人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愿意成长吗?大部分的人不假思索的把手举了起来。主讲人对大家的行为表示怀疑,摇了摇头。说真的,追求成长的人是很少的。
我不停地全心依靠天主,并付出一切努力为她做治疗,一直到她临终的那一刻,我仍在努力着,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可是,天主这次似乎没有垂允我的祈祷,我的三姐还是被天主召回了,我仰天长叹:为什么?
教宗指给我们一条途径:那就要聆听圣神的声音,因为只有圣神告诉我们天主爱我们,待我们如儿女一般;我们也能爱天主,做祂的儿女,并且藉着祂的恩宠能像耶稣一样,以天主子女的身份生活。
考虑到她没有工作,我又递给她一百元作为路费,她当时很感激我,我对她说:“你别谢我,要谢就谢天主,是天主教导我这样做的。”那一次我忙乎了整整一月,仅早餐每天就要做四次。
祈祷后大家坐下来又读了几端圣咏,就是求天主怜悯的痛悔词,尤其是“吾主不弃忏悔谦抑之心”和“天主我的祭献就是痛悔的精神,你不轻视痛悔和谦卑的赤心”使大家深为感动。读完这两篇后我说让耶稣来做调解员吧。
若有人来找你,觉得该除去自己心头上的某些东西,但也许开不了口,可是你却应当明白。可以说,他是以‘前来’这个举动来表达他的心愿。
在每天的授课中,潘老师都会邀请新教友们读经,并对一些重要的章节、需要解释说明的圣经内容、需要牢记的圣经人物,请大家做标记、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