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皆是候洗者们纵队排列于广场中间通道上,由党主教为候洗者一一施行圣洗圣事,今年则是候洗者们横队排列在祭台前,由4位共祭神父同时为候洗者们施洗;往年皆是由代父代母将象征光明、寓意温暖的蜡烛传递给代子代女
;而多位香港神父的服务经历,亦反映教会一直参与社会建设,以至回应当时迫切的问题如难民潮等。
新博士上任认识交流聚会中,信德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士江神父应邀与大家分享了这次论坛的构想和筹备过程。
今天“信德”在处理来自全国的教友的信件时,发现有一封是上海姚景星老神父寄来信德图书的书单,信封上邮戳显示的时间是8月5日,老神父去世的前一天。
还记得有次办告解时,刚好遇到新任康神父,他口气非常严厉地把我给打发走了。自此,我是真的好怕严厉的康神父。去年,我们到大足教堂朝圣,再次遇见了在大足堂区做本堂的康神父。
高雄教区刘振忠总主教获任副主席,台南教区林吉男主教、台中教区苏耀文主教和新竹教区李克勉主教等三人为常务委员,并任命陈科神父连任秘书长。
总主教透过林少苍神父传话给台湾的修女,落地生根成总会院,期待来日重返三都澳复兴修会。 她续说,在嘉义教区牛会卿主教协助下,修会在斗南成立总会院,至今开枝散叶到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和中国。
1867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佘山山顶建造了一座六角亭,每边长各十一尺,高十尺,亭顶上一十字架,亭内供有圣母像,1868年3月1日,郎怀仁主教祝圣了佘山小堂和“进教圣母像”,该像是由中国刘必振辅理修士摹仿巴黎
敬拜后收敛心神参加了由宁波教区金主教主祭,本堂田和平神父共祭的弥撒。主教在讲道中多次提到我们应效仿德兰姆姆,要用爱去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
但因当时我的英语只能应付最起码的交流,所以当我的保护人马丁神父带我去见苏乐康神父,并用中文与他交谈时,可以想像我当时的兴奋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