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肋米亚先知引用辣黑耳的哭泣来安慰处在流亡中的以色列子民,鼓励他们怀抱希望,重归天主(耶卅一15-17)。教宗表示,先知藉着辣黑耳的悲痛和哭泣指明了一个料想不到的生命前景。
纳匝肋圣家就是一个典范,这个家庭完全乐于接受天主的旨意。在这个家庭中,耶稣、玛利亚和若瑟都以各自且“和谐一致”的方式回应了天主的旨意,他们彼此帮助来发现这个旨意。
祂选择了「黑暗地区」、人们「从未想过」的地方,也就是「外邦人的加里肋亚」、不同民族和外地人相遇的交汇点。
恭读圣路加福音1:26-33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
他只是藉此预告世上的父母,因此在办完天父的事后,便随着他们回纳匝肋,属他们管辖,并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地增长。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福音,为教友灵修有实际的帮助,可惜很少人想到。
教宗在讲道时勉励婴孩的父母亲以纳匝肋圣家为纯朴、和谐家庭的模范。弥撒后,教宗又照例举行了主日念三钟经活动。这台庆祝耶稣受洗节的弥撒,在美丽的西斯定圣堂中,在13名婴孩柔弱的哭啼声的陪伴下进行。
诸如肋未纪、户籍纪、耶肋米亚、厄则克耳书以及各小先知书等,皆属大多信徒素不问津的“冷门书”。然而,当信徒遵守不挑、不跳的读经原则时,才能将圣经一字不漏地、一遍遍地读全。
身孕重骑上毛驴去白冷白冷城里客住满郊外山洞把身安数九寒夜群星灿山洞马棚圣婴诞至圣母亲撕襟袍裹子耶稣放马槽特大喜讯天使报野外牧童先知道策赶群羊早朝拜恭敬钦崇小婴孩三位贤士居东方异星指引寻君王千里迢迢不嫌远贵重礼品全奉献黄金乳香和没药真心认主礼不缺3圣母献子于主堂救世之主受赞扬免遭阴谋和暗算逃往埃及去避难后返故里很守规幼时隐居纳匝肋跟随义父学木工自食其力度人生十二岁时会讲道力辩群哲语言妙
我们听说过耶稣行的奇迹,圣史马尔谷用了很长篇幅去描述发生奇迹的场景:朝向“加里肋亚海”(谷7:31)。这两个地区有什么共同点呢?实事上,它们主要居住着外邦人。它们不是犹太人定居处,而大部份是外邦人。
本主日的福音再次讲述耶稣召第一批门徒的事迹:“当耶稣沿着加里肋亚海行走时,看见西满和西满的兄弟安德肋,在海里撒网;他们原是渔夫。耶稣向他们说:‘来跟随我!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