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讲授要理,透过旧约圣经中勇敢妇女友弟德的事迹,勉励我们不要教导天主该如何做事,而要不屈不挠地信赖祂,相信祂也能从死亡中拯救生命。友弟德是教宗要理讲授中的核心人物。
听告解司铎和忏悔者都投入无与伦比的信德和爱的动态中:我所接纳和尊重的这另一个人,有别於我的人,乃是透过我传递奥迹的人。
……透过本土化,教会就其本身而言,变成一个更可理解的她之为她的标志,一个更有效的传教工具。
答:教宗当然愿意透过青年更新教会的面貌,但我们要注意,这其中不仅是那些已经在我们的团体内具有信仰生活的青年。
教宗解释说:因为我们所宣讲的正是屈辱、光荣,但这是透过屈辱而获得的光荣。宣讲福音常会面临诱惑,权力的诱惑,傲慢的诱惑,世俗的诱惑。
教宗说:埃及伟大的历史和宗教遗产,以及它在中东地区的所扮演的角色,要求它负起一项特殊的责任,即走向稳定与持久的和平,在治理国家时不依靠强权,而透过法律的力量。
最后学员回馈:透过陈博士的讲解认识到了信仰能带给我们如此之多的心理资源;对自己的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有所觉察,以及它们是怎样扭曲了我们对天主的认识,如何影响我们与天主、他人和自己关系,工作和生活。
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整个教会时,我们该存一份希望,相信如果我变好了,教会就会多一份小小的力量,透过我这扇小小的窗口,让世人认出我是基督的门徒。我的主啊!我记住这句话了:我好,教会才好。
这很正常,因为世界铭刻着罪恶的痕迹,透过不同形式的自私和不义表现出来。跟随基督的人是在反向而行。这不是出於好斗,而是为了忠於天国的逻辑,即希望的逻辑,体现在以耶稣的教导为依据的生活作风上。
教宗说,事实上,正如圣经所言,天主是第一步之主,祂首先接近亚巴郎和梅瑟,甚至透过耶稣降生成人而迈出不可逆转的一步;耶稣赐予那些接纳祂的人始终能迈出第一步的自由,使他们永不迷失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