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宜昌总堂工作的教友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说:“张主教德高望重,为教会的牧灵福传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教友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哀思主教,今天早晨5点多钟,教友们便来到总堂,瞻仰主教遗体。
第二章: 论天主的子民新约及新民10主基督-----由人间被选拔的大司祭(参阅希:五,1-5),把新的民族「变成了国家,成为事奉他的天主和父的司祭」(默:一,6;参阅五,9-10)。
1582年奉耶稣会远东巡阅使范礼安之命到澳门学习中文。次年随另一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前往广东肇庆定居。为了适应中国当时佛教流行的社会风俗,他削发穿着僧服,自称僧人,还把自己的住所定名为仙花寺。
(见《正教奉褒》)1636年来华的耶稣会士何大化神父讲过一个更详细的传说:多默宗徒从耶路撒冷出发,一路上向帕提亚人,米提亚人和波斯人讲经传道,经过阿拉伯,然后乘船去印度。
加尔默洛会会士修女在基督信徒中传扬对加尔默洛山童贞圣母的敬礼,奉她为祈祷、默观和献身为天主服务的表率”。
在西昌教区龙定福执事的精心编排和指导下,学员们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有独唱、合唱、舞蹈、小品、圣经剧《原祖违命》及《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等。
紫安村的一位老太太,患骶椎肌瘤,术后落下膝盖以下没知觉,她说是天主给她安排的时间,让她放下繁忙的世俗,一心专务灵魂事奉天主。
所有的心愿卡均在奉献礼中奉献给上主。当日下午,天空下起了雨,考虑到天气因素,堂区在马槽前支起了遮雨棚,方便教友们朝拜,教友们在绵绵细雨、茫茫夜色中来到马槽前,虔诚朝拜。
1907年5月,丹麦记者何尔谟来到西安,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后运往纽约,1916年,纽约天主教徒蕾丽夫人,购买了这件复制品,并奉送给梵蒂冈。
再者,其它机构也存在侵犯现象的事实,并不能用来做辩护,因为教会内的侵犯「与教会团体的本质背道而驰,它是对司铎牧职的恐怖扭曲,而司铎的天性是增进人灵的益处,奉之为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