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笃十六世教宗生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六日,当天正好是圣周六,耶稣复活前夕,也立刻在那天领受了圣洗。所以,他的诞生正是巴斯卦的开始,并在那一天便成为普世教会大家庭的一员。
如:在玫瑰经十五端中去体会圣母玛利亚领报时的惊惶不安到喜悦服从,耶稣山园祈祷时的哀恸到复活后的光荣;走一趟耶稣童年史、耶稣传教史,这些心路历程都会让我震撼。
神父找了几个男教友很快把他的房顶修补好了,还让女教友把老人的铺盖拆洗干净……看到神父教友的爱心,老人激动地哭了,逢人便说神父教友好,并开始在教堂中慕道,复活节时领洗成为天主的儿女
在弥撒活动结束时,大家静静地淡出,微笑和聊天,等待复活节和复活。许多孩子互相追逐,摇着圣枯和玫瑰。与此同时,在圣若瑟主教座堂和圣德兰教堂中,还有两台弥撒即将开始,有数千名教友出席。
这位司铎重返最初的召叫,克服了贪图高位的诱惑,放下安全感,走上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寻找复活的基督并与他人相遇。
此外,教宗也强调,神学的使命在于跟随复活主耶稣,走到边缘地带,包括「思想的边缘地带」。在这方面,神学家必须「促进各种文化与天主启示和教会圣传的泉源彼此相遇」。
教宗说:“即使在世界上最黑暗的夜晚,由基督之光所照耀的基督徒的望德也能闪烁出复活和生命之光。亲爱的弟兄们,因此我认为,基督徒在艰困时期,甚至比和平时期更应放在首位的,是与耶稣,我们的希望结合在一起。”
许多壁画是从《新约》和《旧约》圣经的故事中获取灵感,表达坚信耶稣许下的救恩和复活。
耶稣复活的身体就是属神的殿宇,从他那里涌出生命活水的泉源。“你们到我跟前来吧!”这是耶稣基督在圣龛中对我们的呼唤。祂要使我们的轭甘怡,使我们的担子轻松,给我们丰盛的生命。
厄玛乌的门徒之所以克服失望,正是因为「复活主借由《经书》的智慧来开启他们的明悟」。教宗鼓励圣职人员接纳「苦涩」,视之为「心灵的警钟」,因为这份悲苦感「能引领我们走向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