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之路1976年8月,学业有成的弥神父返回德国,开始从事《华裔学志》编辑和出版的工作。
据史书及《安庆府志》、《潜山县志》记载,“应梦井”是为应了唐玄宗李隆基常常“梦游于此”所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一天夜里睡得正香,恍惚间,一座雄奇秀丽的山峰出现在他眼前。
5.帮助福传事工:主显节的热心敬礼充满福传特色。许多支持福传的行动始自一月六日,尤其圣座提倡的「圣婴福传事工」。
很简单,为炼灵祈祷、行善工、得大赦、做克己,为炼灵参与或奉献弥撒。只要我们愿意,什么热心善工都能帮助炼灵!让我们为爱天主,爱圣母,爱自己的缘故快点行动吧!(摘自信望爱的日志—网易博客)
教友工人们一刀一刀雕刻圣像,一针一针缝制祭衣,一笔一笔装点细节。这里不是一个为了追求利润的工厂,而是一个为了促进福传、奉献牺牲、服务教会的平台。
“我们告诉他们,为什么我们舍弃工作和时间来到这里,是为了向他们传播基督的爱。只有有了信仰,生活才不是空洞乏味的,只有主才可以引领人走出黑暗。”常艳丽道,第一次讲道理不能太长,长了人们不爱听。
这是一个爱的奥迹,大约是台湾9·21大地震后,就是1999年的时候,我们附近五个堂口有两个大医院,几位姐妹们长期在医院做志工,发现许多中南部来看病的兄弟姐妹需要当地教堂兄弟姐妹的陪伴,特别是对于面临家人去世的伤痛
师傅回答说:“我在这家工厂工作了三十五年,每天有几百人进进出出,你是唯一一个早上跟我说早安,晚上跟我道别的人。那天下班的人都走完了,突然心里一动,怎么没有看见你向我挥手“再见”呢?
一段时间之后,本堂路志忠神父对她说:“你愿不愿领洗?”“我愿意!”就这样,神父给她讲了简单的道理之后,她便接受了洗礼。
父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哪里苦哪里累就有他,他教导我们教会利益高于一切,遇到打击和谩骂时不还口、不计较,他给教会办事跑腿从不报车费、饭钱,以致赵志武老会长感慨地说:他真是个好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