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当天福音内容说,跟随耶稣并非易事,今天就如昨天一样,只有少数人和十二位宗徒一样,跟随耶稣直到最后,因为友情和信任将他们与耶稣连结在一起。主的语言常常不容易理解。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员卓新平在《宗教对话的时代》一文中指出:在20世纪的“对话”氛围中,西方基督宗教率先开始了各种对话。
如果他们喂养羊群,是基督在喂养羊群。当他们在做牧人的工作时,是基督在做。”他说:“我喂他们,因为他的声音溶入在他们的声音内,他的爱溶入了他们的爱。”
(玛28:19-20a)这是对宗徒的训诲,同时也包括我们这些修道的人,邀请我们在铎职生涯中做好福传和牧灵工作,让更多的人领洗进教认识天主。这就是我的神圣使命和生活目标。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世青节”闭幕礼感恩祭讲道时的祈祷,指出青年们向外宣讲复活的基督时,是体验到宗徒们聚集在耶路撒冷的楼房上,期待圣神降临时的情境。
夕阳西沉,求主与我同住,黑暗渐深,求主与我同住;求助无门,安慰也无求处,恳求助人之神,与我同住。渺小浮生,飘向生涯尽处,欢娱好景,转瞬都成过去;变化无常,环境何能留住
最近,听了一个讲道,非常有意义。故事是说一座教堂,堂区里的教友相当热心,每天都有人来望弥撒,每个主日教堂里更是座无虚席,堂区的神父很感动。但是不知道教友是不是真的热心
孩子们靠信赖而生存。同样,福音中的贫穷者也知道:靠自己,他们一无所能;他们必须在一切事上依靠天主和他们的兄弟姐妹。
福传的热情:信众宗徒般的热诚(17)见证:圣玛丽亚·麦姬洛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有点耐心,这么热——谢谢你们的到来,冒着烈日的炙烤:非常感谢你的来访。
根据宗徒大事录记载:耶稣死后不多几年,耶路撒冷便发生教难,信友们四散。有可能在那教难中圣若望带着圣母来到小亚细亚省的名城之一——厄弗所,隐居在附近的丛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