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受到赞赏的现象:实际上,我们生来不是为了不停地奔跑,我们拥有一个不能总是被践踏的内在生命。因此,默想是众人的需要”。
教宗强调,保禄勇敢地回应了这些“基要主义者”的批评,提醒他们,他所寻求的不是人的欢心,而是天主的喜爱,因为“如果我还求人的欢心,我就不是基督的仆役!”
不是神经病患者,而是圣人,说他们是罪人”。只有天主的恩宠能改变我们,并使我们直面罪的事实。只有天主能使我们自信地凝视我们内心的黑暗,并承认真正隐藏其中的东西。
教宗表示,在一个“划时代变革”的时期,司铎们必须学会应对挑战,而不是退缩到过去,寻求“一种免受风险的保护”;也不是以“夸大的乐观主义”而忽视变革的困难。
教宗补充说,审视过去的遗产,我们看到“信仰不是一套需要理解和做的事情,作为一个一劳永逸的固定代码而代代相传。不,信仰需要与生命一起传承”。
礼仪绝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它不是主礼的,也不是参礼者的。忠实地按礼仪的规范举行感恩祭的司铎,以及遵守此规范的信友,就是以静默而有力的方式,证明他们对教会的爱。
他指出,慈悲不是“好心”而已,正如一位老太太向当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主教贝尔格里奥说的:“如果天主不宽恕(人类),这世界便不能存在”。
没有正义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它既没有稳固的基础,也没有未来的前途。正义不是抽象或空想的。不!在圣经里,正义是要诚实且忠信地履行对天主的每一项义务,承行天主的圣意。
它是从团体的角度思考和行动,优先考虑所有人的生活,而不是图谋少数人的益处。它也是与贫困、不平等、缺乏工作、土地和住房、剥夺社会和劳动权利的结构性起因作抗争。
无论是拥抱,还是一起聊天,或是探望一眼,重要的是“做点什么”来“孝敬”祖父母和年长者,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孤独、被遗弃。这是教宗方济各在第三届世界祖父母和年长者日文告中劝导人们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