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伯多禄那样,我们也能以口舌、以心灵宣认我们的所见所闻,以及我们生活的具体经验:我们都从天主圣者的傅油中得到复活、照料、更新,并充满希望。」
这些青年为寻求一个可以平静生活的地方,而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国家。主教表示,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个完全瘫痪的青年,他只用两根手指与整个世界沟通。他曾说,以前我的生活就是一张床,现在我发现自己走入了整个世界。
我对这项聚会的期待是能够在这个地方度基督徒祈祷和反省的生活,这个地方处处是询问,是矛盾,地方本身就引起人们的遐想。问:现在正值印度教徒的节日,让人看到印度教徒以另一种方式来庆祝。
人应该知道自己在主的爱内生活,并以感恩和忏悔走过一生。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努力。多少人顶着家人反对,承受着社会压力,义无反顾地进行主的事业,实在可歌可泣。福传任重而道远。
有以下两方面:一、挑战司铎生活方面1、其灵修的深度与天主的关系,其祈祷是重中之重。2、平常生活中个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个人的私生活——慎独。
为了照顾教友们灵性生命的成长及灵魂的归属感并努力生活,为基督做活的见证,并让教友们学会如何用基督的爱去化解日常生活中的误解与伤害,让教友们如何用基督的情怀去感恩一切。
教宗在讲话中反思了监狱生活的两幅画面,首先是监狱里的窗户。教宗说,在监狱里总是有一道窗户,即使是终身监禁的人也能看到一个外景。如果看不到远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
他在弥撒中特别省思了当天福音中“尺度”的深刻涵义(参阅谷四21-25),指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生活及待人的方式是以耶稣基督为榜样。他也警戒信众,我们用什么尺度量人,将来天主也将会用什么尺度来审判我们。
马谢尔神父曾以他的“双重生活”使自己成为修会的参照点,并在长年的领导工作中玷污了圣神赐予教会的恩典。
祂对我们说:“基督徒的生活是存留在我内”。祂用葡萄树的图像,枝条留在葡萄树上加以说明。教宗表明,这“存留”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互相的“存留”。为甚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