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说,最应该注意到没酒了的,自当是当事人新郎、新娘,或者他们的家人、司席等,然而,福音告诉我们,首先注意到的却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不也比比皆是吗?
教宗则以当天福音的记载着重论述了年轻的玛利亚和若瑟与这两位长者的相遇,説明年轻人藉此看到了他们的使命,年长者则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这一切都是因为耶稣位於这相遇的中心(路二22-40)。
教宗说,“玛利亚的信德是起身行走的信德”。圣母的一生都是作为“首位门徒”,跟随圣子耶稣“行走”,一直走到十字架下。
教宗透过若望福音记载的“玛利亚用极珍贵香液抹耶稣的脚”(参阅:若十二1-11)的故事进行反思。教宗强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基督和祂福音的馨香”是“我们必须守护并蒙召去传播的一个恩典”。
首先,从人的角度看,堕胎意味着杀死一个有人性尊严的人或个体。其次,捍卫生命一定会愈加完善社会政治的层面,缺少婴儿、出生率不足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从长远来看,人口冬季会损害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阅读文告的人,请怀着一颗仁爱的心去体验,当欧瑟亚先知向以民宣讲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喜欢人认识天主胜过全燔祭(欧六6)的时候,天主所想要表达的心情。
非洲佛得角许许多多孤独的老年人、穷人、未婚妈妈、和许许多多的家庭,今天仍然住在一些地洞、简陋的铁皮屋子中。为了协助他们解决住房的问题,从1947年便在佛得角服务的方济各加布
教宗方济各曾说:艺术,不但可以创造美丽的见证,也是福传的工具。法国德诗雅(Marie-AnastasiaCarré)修女的画作,正正能反应教宗所讲的话。从她的作品中,透过凝视基督、圣母和天
他是逾越节的羔羊;在肋未纪,他是我们的大祭司;在户籍纪,他是白日的云柱,夜间的火柱;在申命纪,他是我们的避难所;在若苏厄书,他是我们救恩的元帅;在民长纪,他是我们的民长;在卢德传,他是至亲的救赎者;在撒慕尔纪
(梵蒂冈电台讯)无家可归者冻死在罗马城,德肋撒姆姆的女儿们在也门被杀害,意大利火烧地(Terradeifuochi)居民癌症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