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提醒众人在四旬期内「祈祷、守斋,以及从事慈悲善工」,好能「从死亡走入生命」。教宗说:「让我们与耶稣一起进入荒野;我们出荒野时,必将体尝到逾越奥迹、天主圣爱更新生命的威能。
我也念及所有经济拮据、担忧工作和未来的人。我同样挂心著监狱里的服刑人,他们不仅痛苦,还害怕疫情,为自己和所爱的人担惊受怕;我想到流落街头的人,他们没有家的保护。
至于此刻有哪些援助项目来支持白冷居民,贝洛莫说:“我在白冷城生活和工作了13年,通过圣地协会为圣地的方济各会的使命服务。在这些年里,我们一直在照顾有需要的人。
在谈到蒙古国已经开始的诸多使徒服务工作和如何展示爱的生活时,马伦戈主教用一个关键词来解释,那就是“无偿地”去做一切。他说:“爱就是只为了爱,不期望对方有任何方式的回报,否则的话那就不再是爱了。”
圣秩被引向一个方向,婚姻则被引向另一个方向,但二者都是为教会的成长服务,都是在教会内行慈悲善工,因为教会本身就在运作。我认为这是需要好好省思的另一个因素,甚至是让我们有些许转变的因素。”
跟随这“失调的倾向”是没有益处的,需要为保持全神贯注而进行搏斗,这为工作和学习有成效也是必要的。事实上,教练知道“比赛的胜负不仅凭着身体训练,也在于大脑的锻炼,尤其要有精神集中和保持注意力的能力”。
“必须通过尊重工人和最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来确保对他们的保护”,包括组织工会的权利。教宗解释,最脆弱群体“不应受到仅关注经济指标的加速复苏措施的负面影响”。
如果说在这段生命中,“帮助我们和他人接近天国的信仰善工”正在失去“青春和成熟期的活力、言谈及冲力”,正是如此,“使生命的真正归向的许诺更加透明,那就是在天主的世界里,与天主同席而坐”。
我们尝试问问自己:我生活工作和每天的担心是怀着服务的精神还是自私的呢?我没有寻求直接的好处而致力于白白服务任何人吗?总之我服务作为生命“推销的跳板”吗?想想赞美:我知道,犹如玛利亚在天主内颂扬吗?
(玛十三45~46)陆凯修就是这样精明的一位商人,当他因圣宠的导引,认清了现世财物的原有价值,他便将多年辛苦积聚的金银财物,施舍给穷人,而专务祈祷、补赎、施舍、行各种慈善事工。